
为进一步做好“迎元旦、迎新春”冬春季疫情防控,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于12月23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集中行动,发放95万份“迎新防疫专刊”,组织“十大商圈”响应、“百个街道”清洁、“千家物业”“千个工地”“千座公厕”行动、“万名城管”宣传等活动,让广大市民更好掌握个人防护科普知识与技能,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群众基础。
行业总动员:构筑社会大防线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介绍,此次集中行动结合全市周四大扫除活动,落实好城乡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
据统计,在“迎元旦”爱国卫生活动中,截至12月23日,全市共开展冬季疫情防控科普宣教5000余场次,开展不卫生行为巡查和劝阻逾1.2万次,发放宣传资料28.8万份。各区动员16.9万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动员9600余家单位开展环境清洁活动,共整治集贸市场800余个,提升3700余个建筑工地的环境卫生水平,清洁老旧小区5300余个,清理背街小巷3200余条,清洁农村人居环境逾1.4万处。
上海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聚焦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加强沿街商户日常检查,指导督促其落实人员佩戴口罩、测温、通风、消杀等防疫措施;加强农贸市场、菜场、隔离酒店、地铁出入口等重点场所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乱扔垃圾、乱丢废弃口罩、生活垃圾不分类等行为;加强街面环境整治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违法占道贩卖活禽、野生动物、违规设置食品摊点等行为。
市环卫部门积极落实公厕防疫,强化公厕管理要求,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洗手液充足。加强公厕内便器洁具、各类扶手和把手、保洁工具、接触式冲水按钮、水龙头和水池、洗手液盒、手纸盒、废纸篓等重点部位消毒,人流量较高时酌情增加消毒频次。加强人员防护管理,建立管理人员健康“日报告”制度。推进深度保洁工作,要求有条件的公共厕所应根据建设等级和实际情况,采用高温、清洁剂等方式进行深度保洁。
聚焦精细化:提升健康软实力
下一阶段,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整治组、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将围绕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依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爱国卫生工作网络,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基层,坚持点面结合、城乡同步,通过抓住“全面”、紧盯“重点”、扎实“早防”,在全市城区、农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夯实卫生防病基础。
紧盯关系市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本市将集中力量抓好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集(农)贸市场、环卫设施、建筑(动拆迁)工地、沿街商户等七类场所的卫生管理,做到动员、检查、整治三个全覆盖,努力做到消除卫生死角,落实常态化清洁消毒制度,完善公众洗手配套设施,引导全社会形成卫生健康新风尚,为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打好基础。
同时,抓好集(农)贸市场、小餐饮店、小熟食店、小理发店、早夜市餐饮点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通过各区、街镇、各部门的组织发动,压实场所主办方、管理方的责任,督促落实好环境清洁、人员防护、环境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着重加强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以及海鲜、肉类、水产摊位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及时密闭收运垃圾,坚决制止活禽销售。全面排查市场给排水设施和室内温暖环境,做好越冬蚊虫控制。推进建筑工地全面环境卫生清洁消毒,规范整洁围挡及出入口,加强工地“除四害”活动。
此外,组织各区、各街镇坚持日常防制和集中防制、专业防制和常规防制相结合,开展以杀灭越冬蚊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全面排查本地病媒生物孳生的重点场所,组织专业病媒防制队伍开展越冬蚊消杀,并充分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和城乡社区居民强化环境治理,从源头上降低来年春夏季蚊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