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有电梯的高楼里采样,“大白”却只能爬楼?这张深夜朋友圈照片的真相让人泪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2-03-13 16:22

摘要: 深夜集结,向楼王进发!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被核酸检测镜头刷屏了吗?自3月以来,上海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与日俱增,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逐步加密核酸检测力度和频次。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大白”不眠不休连续作战,从白天到深夜再到天明,一张张从核酸检测现场发来的照片让人泪目。


“西一门24小时核酸采样超过2万人次。”


上海同仁医院院长马骏3月12日在朋友圈发出了令人“震撼”的“九宫格”。

“从白天到晚上再到白天,日升日落又天明,采样的人可以换,但工位不歇、标本转运不停、实验室检测不休;外面队伍有多长,里面采样工位一直在增加,6个到8个到10个到12个…力争让排队等候时间最短、标本转运最快、报告速度及时…经历48小时候连轴转的采样高峰,终于迎来今天这当下的画风,坐等采样的市民!”日常习惯用微信记录生活与工作的马骏,用鲜活的文字还原了医院48小时迎战核酸检测人流高峰的场面。

图:林泉路白天排队人流绕了两圈


图:天亮时的核酸检测现场


图:天黑了,医护人员还在手把手教市民手机登记信息

图:深夜,人终于少了一点


自疫情发生至今两年以来,上海同仁医院的核酸检测服务一直处于高客流状态。此前,他们曾接待过日均10000人次的压力测试考验,但这一次,这个数值被迅速突破。


24小时,西一门采样超2万,另外还有虹桥体育公园、发热门诊等采样点。虽然一开始排队的队伍在林泉路绕了两圈,但是很多市民发现,到了12日晚上,等候的队伍明显缩短了。据了解,为迎战这一波核酸“大考”,同仁医院12个点位全开,扫码墩、条码打印机等全部配套到位,曾经历过SARS考验的医护人员和行政支部的党员们纷纷闻令而动、迅速集结、紧急培训,很多医护人员为了节省防护服都选择了不喝水不上厕所。


“深夜集结,向楼王进发!”


13日凌晨零点25分,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美红书记在朋友圈发出了一张灯火通明的大楼照。


“又将是一个挑灯夜战的不眠夜,向每一位时刻在线接单的周桥人点赞致敬。”


挑灯夜战,这已成为近期社区“大白们”的常态。


周美红的朋友圈记录下了这些不寻常的“常态”:


3月9日晚上10点多,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通知,为一栋楼的居民采集核酸,首次采集一直持续到10日凌晨一点多才结束。仅仅半天后,医护人员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第二轮上门采集又开始了。


这栋居民楼有18层,核酸采样、登记人员分头认领好自己的楼层后,教科书般规范、迅速地穿好防护装备,走进了封控的居民楼开始。

图:“楼王”今夜不眠


遇到不会用手机“健康云”的老人,医护人员还得手把手教,有的手机不行无法登录,就只能手工登记身份证信息。一番折腾下来,一次采样过程至少一刻钟。


不为人知的是,按照防控要求,医护人员采集完核酸后,即便有电梯也不能坐,需要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不透气的N95口罩,一层一层地走楼梯。所以,周美红等社区医护人员最近的朋友圈里有不少“扫楼”照,这些楼真的是靠医护人员双腿“扫”出来的。


同舟共济,携手抗疫!特殊时刻,请市民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多一点耐心:


因为,核酸检测不是采完样就能变戏法一样出结果的。请尽可能不要催报告,因为医护人员一直在实验室拼命赶时间,没日没夜地干。


(头图:上海同仁医院深夜核酸检测现场)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倡议:用卫生健康“小细节”筑牢疫...

织牢“一张网”,守护一座城!上海...

覆盖38个学科领域,拥有629名...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