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某自称金融领域成功人士并掌握大量资源,让众多商务人士为其鞍前马后,提供高级住所、香车宝马等,骆某以此为人设诈骗约85万元。近日,黄浦区检察院对被告人骆某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虚构身份借势包装
骆某案发时45岁,曾有过两次前科,是个能言会道之人。他常年身穿中式制服,对外自称金融行业大佬,美国双博士学历,擅长外汇交易。加上其能言善辩、为人胆大,具有一定金融知识,容易让人信服。
2016年,商人李磊(化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骆某。李磊陈述:“骆某是一个有身份的朋友介绍的,有这样的人为其站台,我们都相信了他的身份。”
2017年11月,李磊一商业伙伴有外汇需求,他便邀请骆某来上海商谈业务。“为了给朋友面子,我安排骆某入住上海某五星级酒店,房费和宴请费都是我出的,生意大概进行了两到三个月。”
以投资为名实施诈骗
入住酒店期间,骆某借助李磊造势,联系被害人何欣参加饭局。何欣因为从事销售工作,需要大量客户,七年前便添加了他的微信。当骆某邀请她来宾馆会面时,出于推销产品的心理,她欣然应允。
骆某抓住何欣这一心理,许诺帮忙购买产品,获取其信任。“几次接触后我们逐渐熟悉,当时我正好在谈外汇业务,我对她说现在持有外汇一方要收取保证金,如果业务做成可以拿到两倍的好处,还给她看了我手机里的表格。”何欣没有怀疑,爽快出资5万元投资。
2018年春节,虚张声势的骆某最终无法谈拢外汇生意结束上海之行。然而,对被害人何欣的诈骗却没有停止。“一直到2019年,骆某一直以需要为生意铺路、请客吃饭等理由不断向我要钱,我因为想要翻倍收益,也为了让之前的投资不打水漂,陆续给他转账了80余万元。”2019年8月,何欣催促骆某还钱,却怎么也打不通电话,遂联系李磊。
真实身份前科累累
“当何欣打电话告诉我说,她被骆某骗了快100万元时,我感到很震惊。”李磊也联系不上骆某,转而联系他的驾驶员张伟(化名)。
谁知张伟也是被骆某外表迷惑,为了学做外汇生意,自愿跟随骆某,并为其提供宝马车接送,还垫付了各项日常开销。
张伟告知二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他偶然从交警处得知了骆某的真实姓名和两次犯罪前科,这才明白骆某的身份有假。“很明显,骆某就是一个虚构手上有资源从而实施诈骗的人。”李磊反应道,“我和骆某相处的过程中也开销了十多万元,他通过我进行了自我包装,诈骗了身边人。”
抽丝剥茧还原案件真相
2021年10月,公安人员将骆某在湖南省一小区抓获。次月,黄浦区检察院依法对骆某批准逮捕。
骆某交代,自己其实是无业人员,没有正当工作,也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纯靠骗人赖以谋生。而相关金融知识是曾在P2P公司工作时学的,人脉资源也是那时候积累的。
黄浦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骆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