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徐汇消防“飞行队”空投各类物品近300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2-04-12 16:50

摘要: 当这些“希望之光”飞入居民楼时,那一脸笑容最是难忘。


既要解决封控小区人员的日常所需,又要避免交叉感染,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其正在试点使用无人机“空投”服务。有需求的居民“下单”后,由消防部门“接单”,根据飞行区域为大家定点投放。


僚机辅助、主机“空投”,自4月起,一个由三名徐汇消防员组成的“飞行队”已成功“空投”各类物品近300单。


这里有支特别“飞行队”


“你要一罐力度伸,还有一点消毒用品对吗?好的,我们安排好路线和你联系。”周舟,徐汇消防的一名消防员,如今,更是一名防疫“大白”。当下,他和另外两名同事一起,组成了一支特别“飞行队”。



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原本用来作为防疫提醒使用的无人机,现在成为了“空投”神器。他们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些身处在封控区的居民。由于防疫要求,这些封控楼栋严禁人员进出,居民的日常所需如何满足,无人机当即转型。


在这个“飞行队”里,周舟操控的是僚机。作为“空投”主机的一双“眼睛”,它的探路之行是否顺利将直接关系到主机能否成功“空投”。


往返飞行8公里送上降压药


在日常的无人机操控时,周舟和队员周峰、吴张琦都很有信心,作为去年全国消防技能比武的参赛选手,三人技能过硬。但是,周舟却直言:防疫“空投”比技能比武难度要高得多。因为它的不可控性实在太大。



让周舟印象深刻的是,几天前他执行的一趟远程“空投”。那一天,无人机往返的飞行距离达到了8公里。“老人说急需高血压药片,但封控楼没办法代配药,所以就采用了这个方式。”周舟说。


(视频)


有人会问,不是可以让志愿者人工去送物资吗?每进一栋封控楼后,工作人员就要重新更换一套防护服,而这些工作都是存在感染风险的。如果能够使用无人机完成“空投”,不仅可以省下宝贵的防护服,还能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


已累计完成“空投”服务近300单


周舟坦言,如今,这支“飞行队”每天都在自我创新,迎接挑战。从4月开始,已经累计接单完成了近300趟“空投”服务。在那边用来记录“接单”专用本上,早已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家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有些是急需的药品,有些也可能就只是一些普通的东西。”周舟直言,毕竟飞行承载力量有限,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远距离运输的。但是,每一次当无人机飞行靠近居民楼时,就总能看见那些站在阳台上、窗口旁、天台上居民的脸庞。


(视频)


这架装载着物资的无人机仿佛带去了“希望之光”,当飞机缓缓返回时,周舟他们都能在操控画面中看那一脸让人难忘的笑容,那不停挥动的双手,直至飞机越飞越远。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守“沪”有你,消防员爸爸一线抗疫...

视频|8小时内,11名“火焰蓝”...

“扫楼小分队”为1100多位行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