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打通200个罕见病患者吃药看病的“生命线”,上海人大代表:今天算是做成了一件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2-04-15 20:29

摘要: 本报记者刚刚连线了市人大代表施政,听她完整讲述了整件事的经过——

苯丙酮尿症(KPU),有多少上海市民知道是什么?恐怕大部分人前所未闻。在今年4月8日以前,市人大代表施政对这个罕见病也一点都不了解。直到那天,她收到了来自KPU患者的求助,才第一次得知,上海有将近200个病患因封控面临着断粮、断药的困境。


200人,放在上海2500万的人口基数上算不上大数字,但如何在疫情战役的当下,为罕见病患者构建一个运行畅通的服务体系,帮他们跟上海一起渡过这个“倒春寒”,关乎这座城市的细心和良心。


为此,施政把这条求助转换成了一份份专报、一条条建议,以及一通通和委办局协调沟通的电话。令她振奋的是,刚刚消息传来,在多部门的推进之下,保障KPU患者所需药品和食物的生命线已经打通!


本报记者刚刚连线了施政,听她完整讲述了整件事的经过——


200户病患即将“弹尽粮绝”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4月8号,有一位闵行区人大代表转了一条建议给我,就是关于KPU患者无法送医、购买药、饮食困难的求助。”施政回忆,收到信息后,她恶补起了KPU的相关知识——


原来,该病症属于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需要终生治疗,如延误或放弃治疗则会引起患儿的智力发育落后、运动语言障碍等症状,且不可逆转。不仅如此,除需要2至3周去一趟医院送血片测血值之外,KPU患者还需要食用特奶、特米面等专用治疗饮食。


“上海大概有200个左右的KPU病患,他们有一个微信群。虽然封控前,大家都囤了货,但我了解下来,所有病患家庭的药食储备在4月中下旬都将弹尽粮绝。”施政说,如果一般家庭缺粮食了,至少还能通过APP、或者社区团购买到。但这些罕见病家庭上哪儿找特米、特面、特奶呢?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有义务为他们鼓与呼。”施政坚定地说。


多部门齐头并进打通生命线


然而,她在排摸情况后意识到,因牵扯部门过多,要解决这一问题难如上青天。


首先,从就医来说,上海患者对口的医院只有上海新华医院,KPU患者频繁检测血值去调整饮食是必要治疗之一,特别对婴幼儿尤为重要。但封控下,患者无法将血片送至新华医院进行常规检测。尤其是,浦东及郊区偏远地区(如奉贤)亲友无法跨江送血片去新华医院。


从饮食来说,KPU患者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是药奶,足够的药奶可以保证血浓度平稳,此外,KPU患者的主食是经过处理的米面,填饱肚子充饥用的;前者新华医院有纽迪希亚公司的1-3段药奶,患者凭医保卡门诊就医购买。但后者医院也无法供应,只能靠厂家直供或到处团购,而这些厂家大多在外地,封控之下,快递无法送进上海。


“所以,要解决KPU患者之困,需要医院、卫健委、交通委、防疫相关等多部门协调沟通。这些日子里,我打了无数通电话,这些委办局负责人听了以后,都表示:‘很难,但会努力推进’。说实话,我本来对这句话没有太大的期待。但从今天的结果来看,所有人都没有说空话。正是大家一点一滴地在推进,最终才促成了这一结果。”说到这里,她的声音甚至有些发抖。


“今天算是做成了一件事”


施政告诉记者,今天中午,她收到消息,说特米面厂家的通行证批下来了,她内心大喜,KPU患者的粮食问题解决了!到了下午,另一个好消息也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新华医院主动对接了患者测血片的治疗,就医渠道也通畅了。


“这是这么多天里,我最开心的事情了!”施政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她说,她的快乐一方面是因为帮助他人很自豪,另一方面是,办成这件事也真切地鼓励了她自己。


“我们人大代表群里,每天都有很多求助信息,看得令人揪心。这些日子大家也在积极履职、提建议,坦白说,有时我也会感到疲惫,我们这些建议到底有人听吗?怎么好像看不到效果呢?但今天的这件事情,真的让我一下子又充满了信心。一件事一件事来做,哪怕做成一件也是好的!今天,算是做成了一件事。”


所以,施政第一时间在代表群里汇报了这件事情的进展。她说,自己想让每一个代表,每一位市民都知道,我们的政府部门在作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会迎来开花结果、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确保社会流浪人员得到救助!政府救...

本轮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收入已达3....

退役军人招募已收到报名9024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