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智能制造稳生产、全力优化物资保障……疫情防控仍处于最吃紧阶段,市工经联、市经团联联合各行业协会和企业继续发挥好枢纽、平台、助推的功能,汇聚各方力量,善作善成。上海的各行各业正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社会组织的一份力量。
多措并举稳生产
4月10日,市工经联收到上海市稀土协会下属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的上海三环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急需复工复产以确保供应链顺畅的情况诉求,及时联系,将情况呈报嘉定区人民政府,通过与政府积极的沟通,在做好、做实各类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为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创造了条件,保证了集成电路、汽车等产业供应链的安全。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各制造、封测及设备材料生产等领域的会员企业,在紧急通知下达后,为保障全球供应链急需产品不断不停,紧急组织员工到厂保证生产持续稳定,同时严格落实各种防疫措施,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员工生产、吃饭、休息均在企业内部,保持了良好生产秩序和工作状态。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居家办公和企业闭环相结合,最大程度保障了研发工作没有停滞,对外供应没有中断,新冠疫情没有扩散。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捷氢科技在浦西全面实施封控筛查前,50名捷氢人在位于上海嘉定的捷氢科技园区集结,在园区“安了家”,成为了“逆行勇士”。
电堆开发、系统开发、测试验证、生产制造……在他们的坚守下,企业各项自主研发和生产工作仍在正常运行。他们表示在这段特殊的日子并肩奋战,大家的感情深了,做好燃料电池产品的信心也更足了。
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新时达在沪工厂在特批的封闭生产准许下,其旗下的超级机器人工厂、辛格林纳电机工厂的各生产线正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中。早在疫情发生不久后,公司便提前购置生产物料入库以及防疫物资存储,保障生产的顺利与员工的安全。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新时达在疫情早期便针对常规、驻场、封控三种情况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提前购买储备基础保障物资和应急防护物资,为驻场员工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拥有上海首个“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智能超级工厂在此次疫情期间亦发挥重要作用,因使用智能化的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产线,所以用工数量相较于普通工厂减少90%,即使在疫情期间,厂内设备高效运转,交付能力仍能保持疫情之前的水平,也展示了智能制造正在为抗疫、稳生产贡献力量。
发挥优势链接资源
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会员单位上海帝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已向新冠集中救治定点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上海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入境人员隔离酒店、上海空港、高校、福利院等单位,捐赠了总价值600余万元的可实现动态消杀、实时防护的最新高科技产品“泓舟一号”动态消杀防护机,为保护易感人群提供最新的高科技防护屏障,助力上海科学防控。
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小i机器人、钛米机器人、达闼机器人、擎朗智能、氦豚机器人捐赠的各类机器人、AI智能产品也在方舱、医院、疾控中心等重点区域发挥了清洁消毒、送餐送药、智能语音外呼等工作,通过高科技设备缓解了一线人力紧张、感染风险高的矛盾。
家纺行业协会疫情发生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组织了500多人的保供队伍,向各方舱医院、隔离收治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等提供了27万套床上用品(被子、枕芯、床单、被套、枕套)、床垫20万只、毛浴巾35.3万条及毛毯等家纺防疫物资。
保供保产维系民生
上海市通信制造业行业协会会员企业诺基亚贝尔在疫情防控中向核酸检测点、公卫中心、集中隔离点、方舱医院等重点区域协助上海电信等单位共同提供基站开通调测、应急通信保障车的正常使用、网络质量测试等服务,始终致力于为防疫工作提供最稳定、最有保障的通讯服务。
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上药物流作为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医疗物资保障基地,承担着国家、军队和上海三级药品储备任务,为上海市8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全年一半以上的药品配送,以及疫情期间十三大类物资的保供。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最紧要的关键阶段,上药物流周密组织,提升了近1.5万箱的库存承载力,进一步优化物资保障,确保各类需求。
上海市食品协会组织会员企业履行主副食品保障主体责任。各企业迅速制定主副食品保障工作方案,全力以赴开展助力抗疫稳价保供应工作。协会会员单位清美食品、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盘点食品、光明农发、乐惠米业、梅林罐头、海狮油脂等各单位,从货源组织、物流运输、销售配送、预防消杀等各环节详加计划,确保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