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我在浦东的这个前置点,眼前每一盏点亮的灯,都将在未来成为一片光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2-04-21 14:06

摘要: 这些天,当眼前每一盏灯被点亮,在马强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迎来一片光明。

马强,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三林大队防火监督员,这一次,他将在周浦医院前置点进行防疫执勤。这些天,当眼前每一盏灯被点亮,在马强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迎来一片光明。


问:在这个“谈之色变”的地方,心情如何?


4月12日,是我因新冠疫情封闭在家的第37天,接上级命令我将执行赴新冠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周浦医院的消防驻勤任务,在简要协调了一些动作后,我来到了这个让外界“谈之色变”的地方,因为在大家眼里此时的周浦医院之于上海,就如同北京的“小汤山”、武汉的“雷神山”。


“爸爸,你终于要去上班了”,少不更事的女儿还在高兴家里少了一个唠叨她的人。


“所在楼栋近7日无阳性,一线人员可以放行,但不能再回来了,你辛苦!”居委书记一边整理着小山般的抗原试剂一边对我解释道。


“马老师,因病人增多医护人员全部返岗,我们运维部门休息的地方今天已全部腾出,你来的话只能和我们睡在医院办公室或者走廊里了。”周浦医院张主任匆匆打电话过来。


“强哥,理发器提前放在了队站路边消火栓下面,还有一瓶我们自己做的辣椒,路过的时候记得来拿,你要注意防护……先不说了,出警了”。队站的兄弟一边嘱咐一边挂断了电话。


问:这些天的执勤,是不是让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周浦医院是上海的一家新冠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在此前的几次小疫情中,周浦医院曾多次收治新冠病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承担起新冠救治定点医院的周浦医院,更是开足马力,收治了大量的新冠病人。



“我这里住的大都是70岁以上确诊老人……,我已经不知道今天是多少天没回家了……,我们这里有消防物联网、自动报警等系统……,我们前期就已杜绝了厨房大功率电器和院内电动车的使用……,我们每个人吃饭的时候单独吃,因为摘下口罩的时候最危险……”周浦医院院方负责人曹雷芳科长拖着虽然沙哑却异常干练的嗓音讲到。


也可能是在家隔离的太久,也可能是居家办公离一线太远,初到医院即让我内心泛起了阵阵波澜,医护人员全员上岗、施工工人就地隔离、运维人员电话不断。“对不起,根据传染病法,确诊老人去世后,没办法见最后一面了……”。一段患者家属打来的电话迅速将我拉到了“战疫”一线。


为确认院方安全工作实际情况,我对现场进行了一一查看和提示,并即时与岗位人员组建了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群组,“东侧封闭消防车道能够及时应急打开…”、“厨房已整改相关隐患,请查看…”、“值班巡查力量已调整加设夜间力量和流动岗…”、“楼道视频泡沫箱已清理…”、“工地封闭区域无人员吸烟…”、“消防维保人员已24小时驻场…”。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着,在整座城市按下“暂停键”的同时,“火焰蓝”和“天使白”却更要化作先锋,尽锐出战。一条条消息、一段段对话、一幕幕场景,正如每个岗位、每个人心中点亮的那盏灯,汇聚成束照亮在黎明之前。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明知猪肉变质变味,依然对外团购销...

伪造防疫车辆通行证倒卖生活物资,...

吃住在一起,战斗肩并肩!他们响应...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