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港镇位于临港和空港之间,工业园区设立已有20个年头,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全镇企业近150家,涉及人数超5500人。自4月下旬全市推进复工复产以来,作为浦东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五个镇之一,老港镇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镇疫情防控总体平稳可控的良好态势下,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强化条件管理,分批次、压茬式稳妥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重点企业复工率已达74%。
迪赛诺化学制药:
因疫情熔断,“气泡”管理保障有序复工
作为老港镇打造“生物医药制造基地”新名片的重点企业,和“国内唯二”获得辉瑞Paxlovid和默沙东Molnupiravir生产许可的药企,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今年以来积极开展着这两款新冠口服药原料药的研制工作,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抗艾滋病药物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和齐多夫等产品是国内独家供应的原料药。因生产研制任务需要,公司原设想3月28日起封闭生产。
厂区降为防范区后,作为市白名单企业之一,为保障国内独家供应等抗艾药物产品生产供应,企业主动对标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相关条件,按照最小必要原则,先期申请原封控期间均无阳性感染病例的两个厂区和两个宿舍区恢复生产。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市区要求,严格对复工条件、人员涉疫情况、闭环管理预案等现场复核并报区产业部门备案后,企业复工申请获批。
随后,该企业又因生产任务需要,根据员工居住地三区划分动态调整情况,按照先厂区宿舍区员工、后属地社区防范区员工、再本镇防范区员工的思路,企业分批次陆续申请增加了复工返岗员工。
“目前在公司闭环管理的有500余名员工,他们要么是熔断之后一直住在厂区,要么是老港镇范围内的员工,目前均闭环安置在公司宿舍中。我们的宿舍区距离厂区一两百米,虽说在居民区中,但宿舍区有独立围墙,而且只住了我们一家公司的员工。”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世来说,“在研究复工方案时,镇里和公司觉得可以采取‘气泡管理’模式开展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也就是厂区和宿舍区进行严格的封闭管理,每天员工上下班由公司用大巴点对点接驳。目前运行下来效果不错,既能严格执行封闭生产要求,也能为员工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在人员管理上,叶世来表示:“所有返厂员工,都要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厂后安排宿舍静默48小时,并于第二天加做一次核酸,确保核酸无异常后才能返岗参加封闭生产。每天员工上岗前均需扫场所码,方便后期必要时的精准流调。我们还向镇里积极报名核酸采样志愿者,争取设立便民采样点,为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元邦化工:
集中供气难题有效解决,生产秩序有序恢复
上海元邦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是上海元邦集团旗下一家集树脂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化工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工业涂料、胶黏剂、风力发电等,是国际前50强巴斯夫、PPG、阿克苏诺贝尔等著名企业供应商,也是老港镇税收贡献第一、产值贡献第二的重点企业。
“3月28日封控时,我们以为很快就能解封,厂区内只留有20余名设备维护等看守人员和少量封闭生产员工。随着疫情发展,公司如果继续停产将面临国际重要客户流失的风险,特向镇里提出了少量人员复工申请。”元邦化工负责人宋福长从4月中旬开始,就焦急地考虑复工事宜。
虽然该公司尚未列入市级白名单中,考虑在企业重要性,在新区产业部门指导下,老港镇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严格对照市区复工复产工作指引和指南,按照条件管理要求,审核复工复产条件。
期间企业又提出一个难题,即元邦的复工需要园区集中供气公司的复工,因为产品合成加温这一重要生产环节需要使用老港固废基地传送过来的蒸汽,而该公司考虑到园区大部分企业尚未复工,恢复集中供气损耗大、成本高,复工意愿并不强。
镇园区管理部门主动跨前,召集集中供气需求公司和供应公司线上沟通,就关心的运行成本分担等问题友好协商,最终通过需求企业增加暂时性人员补贴、维护补贴等市场化方式得以圆满解决。
目前元邦化工已按照最小必要原则,分三批进入了老港镇内员工近90名,生产秩序有序恢复,并已列入新区白名单。
对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老港镇整合产业口干部力量,成立企业疫情防控突击队,分组对口联系相关企业,在复工当天赴现场核对返厂人员信息、核酸情况等,并加做抗原无异常后方可准许员工进厂复工,在复工前两天均到场检查抗原筛查、核酸检测、分区管理、封闭食宿、厂区消杀等落实情况,在复工两天后按2-3天一个周期抽查闭环管理各项要求落实情况,做到当场反馈当场整改。此外,镇级督查组也将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纳入日常督查范围,定期开展实地检查,形成了两级督导体系,压实了四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