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月23日上午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0次会议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在作关于本市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时表示,今年上海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91.8%,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年均浓度分别为43、6、35、14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指标连续两年全面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增长的同时,上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中央对申城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结果为优秀,排名全国第一。
“尽管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走在全国前列。但对照中央要求、上海自身发展需要和广大市民期待期盼,上海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目标定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结构性污染矛盾依然较为突出,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仍是主要短板,环境治理机制手段亟需创新突破。”对此,程鹏表示,2022年上海生态环境工作主要目标是: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下,力争进一步改善;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92.5%以上;土壤、地下水及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新增森林面积5万亩;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保持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