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这是上海这座城市永恒的荣光。从党的诞生之日起,上海就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热土。
上海不仅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也是落实从严治党的排头兵与先行者。过去几年里,上海不断加强党的领导,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践行初心使命中铆足发展干劲。
远眺前行路,共产党人还将在上海这座光荣的城市创造不凡的业绩。
守初心、担使命,主题教育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寄予殷切期盼和重托,我们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勇担这座光荣城市的使命和责任。”2019年6月1日,上海率先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强在对全市第一批主题教育工作作动员时这样强调。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变化新成效。市委主题教育办通过随机电话调查和测评问卷对主题教育进行成效评估,结果显示,受访对象普遍给予高度评价。
在主题教育中,上海聚焦使命担当、突出问题导向,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以调查研究检视初心、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比如,聚焦“最难啃的骨头”,市委书记李强带头深入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居民区调研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问题,察民情、听民意。市四套班子领导列出垃圾分类、基层社会治理等调研课题,深入一线、聚焦难点、掌握实情,以调研成果谋划真招硬招,推动全市中心工作落实落地。
上海市委政法委机关围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等加强调查研究,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结合扫黑除恶工作,下沉到各区开展调研,检视自身问题不足,即知即改,推进政法条线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守初心、担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主题教育期间,各部门各单位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既围绕大局落实重点任务,又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获得群众点赞。
比如,市公安局党委结合“一网通办”总体部署要求,着力打造“一口受理、联动审批、快捷收付、一网通办”的便民服务模式,迁户口、办护照、办驾照等事务在派出所就能办理,让居民少跑路。在首批派出所“综合窗口”建设试点基础上,市公安局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
上海的主题教育开展中突出一个“实”字,认真抓实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效扎实体现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创新治理等方面。
在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续写红色篇章
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如何续写红色篇章?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即成“网红”打卡地,不到7个月接待了137万国内外观众;《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票难求,成为年轻人最爱的舞剧……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着力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引导人们追寻初心之路,感悟理想之光、信仰之力。
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31家革命场馆累计接待参观人数约650万人次,开设公共讲座600余次、开展文教活动(项目)1600余个,激发全社会党史学习教育热情。
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上海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5年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批革命旧址修缮开放,一批展览展陈功能提升,一批理论课题研究实现突破,一批活动项目蓬勃开展,一批文艺作品深入人心。
为充分展示红色文化资源,高水准建设好红色文化场馆,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旧址的展陈水平,创新展示手段,扩大社会影响。上海建设的“一馆五址”“红途”应用平台等,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课堂和重要平台。上海全力创制红色文化精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艺术价值,完成了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等六大领域的百部作品创作。聚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创产品、旅游产品,
在上海,还构建起了“市—区—基层”三级宣讲体系,面向市民开展分众化宣讲,特别是将学习现场搬到红色遗址旧址,通过情景党课、VR互动等方式,使干部群众在瞻仰红色场所、聆听党史故事中接受生动教育。
“活”的历史如此触手可及,在潜移默化中,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心向往之的精神滋养。
人民城市为人民,基层党建助推人民城市建设
“继续探索、走在前头”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考察上海时对上海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模式给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殷切嘱托。2019年11月,再次来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上海深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上海基层党建助推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级,不断开创上海基层党建工作“走在前头”的新局面。
比如,在旧区改造工作中,上海做实市党建引领旧改工作议事协调平台,将市委政法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经信工作党委、市金融工作党委等13家相关单位全部纳入,将党建引领旧改工作作为年度基层党建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双周例会、挂图作战、销项管理、定期通报等机制,下发旧改收尾工作责任清单,推动层层压实责任。黄浦区就总结出新时代宝兴里旧改群众工作“十法”,强化共商共建、资源整合,将党的组织建在征收基地上,把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旧改全过程,切实保障旧改工作又快又稳推进,全区旧改全面跑出“加速度”。
上海创设“滨江党建”这一全新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滨江贯通到哪,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目前,黄浦江滨江沿岸共建立党群服务站点近50个,形成浦东“望江驿”、徐汇“水岸汇”、杨浦“杨树浦驿站”、虹口“虹驿站”、黄浦“滨江党群服务站”等党建品牌。
具有上海特色的“楼宇党建工作”已经迈入了以“善治理”为特征的4.0新阶段。各区因地制宜、集约资源,以楼宇为基本单位设立“楼委会”“楼事会”等新型治理平台并实体化运行,定期召开“议事会”,实现公共议题、重大活动“楼事楼议”“楼事楼办”,推动楼宇服务从“间接配置”到“直通企业”、楼宇治理从党委政府主导到自治共治协同。
如今垂直社区的“居委会”已嵌入上海中心大厦、白玉兰广场为代表的各类重点楼宇。各区在519幢楼宇中建立了党群服务站点,引入大数据中心、市场监管、安全监督、科技服务、税务、工青妇、统战等部门资源,推动窗口前移、服务下沉,实现了党建业务、行政事务、社会服务在楼宇“一站式”通办。全市共有700多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驻楼办公或联系指导楼宇党建工作。静安区在200多幢重点楼宇配备150余名楼宇党群工作者驻楼工作,长宁区为每栋重点楼宇配备1名“楼管家”,实现一人联系,全岗通办。
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推进,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2021年,上海全市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38件;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全市共立案360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89人,移送检察机关203人,查处局级干部35人,其中正局级11人……
上海近年来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4月份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上海要坚持把政府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从党史中汲取反腐倡廉的智慧和力量,把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筑得更牢。要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用权力“瘦身”促进反腐“强身”,用监管创新促进监管廉洁,用服务创新促进政务清廉。要坚持以制度建设推动常态长效,把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目前,上海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推进,“四责协同”机制不断健全,“四风”顽症得到有效遏制,巡视全覆盖,制度笼子扎牢织密,反腐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