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递毒品犯罪5年增30%,跨省跨境贩运凸出,年龄年轻化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2-06-25 15:58

摘要: 针对毒品交易的问题,静安检察院先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和涉案企业制发检察建议,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跨省寄递毒品案件占比半成,跨境案件占比18%,静安区检察院近日通报了2017年-2021年寄递毒品犯罪案件办理情况。


近五年,静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毒品犯罪案件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犯罪数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毒品案件中的比例也从2017年的6.0%增长至2021年的36.4%。


该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张忠平介绍了寄递毒品犯罪案件呈现的4个特点——


涉寄递冰毒仍占多数。近两年寄递的毒品明显呈现由传统第一代、第二代毒品向第三代新精神活性物质“蓝精灵”“犀牛液”“上头电子烟”等转变的趋势。2021年办理的4件涉寄递毒品案均为贩卖合成大麻素案件,涉案总量达554.8克。


跨省、跨境贩运毒品问题凸显。跨省寄递毒品案件占比达50%,跨境案件占比18%;市内寄递毒品案件中,利用同城“闪送”“跑腿”寄递毒品的案件高达83.3%,智能快递柜、“闪送”等物流新业态仍存监管盲区。


涉寄递毒品案件的被告人趋年轻化。此类案件全部被告人均为60岁以下,其中30岁以下占49.1%,比同期毒品犯罪案件中30岁以下被告人占比高出29.7个百分点。年轻人利用“网络+寄递”的毒品犯罪模式,隐蔽又快捷,给侦查增加难度。


近五成案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刑罚。涉寄递毒品案件中,一审裁判获刑36件53人,其中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到十年的10件15人,人数占比28.3%;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5件8人,人数占比15.1%。


对此,静安区检察院不断加大寄递违禁品犯罪打击力度,强化寄递安全监管法律监督,共同筑牢寄递行业安全防线。同时联合邮政管理部门等会签《关于建立邮政监管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联动机制的意见》,形成监管合力;定期与公安机关、邮政管理局召开联席会议,排查案件办理中涉及的寄递行业监管问题,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发力。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沿街店铺成目标,惯偷连盗两家店铺...

部分医疗机构在麻醉、精神药品管理...

警惕这个减肥药!“蓝胖子”中含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