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贩卖内含合成大麻素的“上头电子烟油”,被告人王某某、周某某、蒋某某被嘉定区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提起公诉。这个“上头电子烟”,就是已被整类列管的新型毒品。
嘉定区检察院近日通报,自去年7月列管以来,该院共受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新型毒品案件10件12人,占全部毒品案件的40%左右。
“合成大麻素种类众多且该类物质常常被包装成各类形态,以‘小树枝’‘电子烟油’‘娜塔莎’等名称贩卖。一般来说一瓶普通的电子烟油成本只有几十元,然而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添加入普通烟油后,售价往往会翻十余倍。”该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介绍。
电子烟作为新生事物受到年轻人追捧,而“上头电子烟”顺势披上伪装在年轻人社交圈中传播。据了解,在嘉定检察院院办理的10起合成大麻类物质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九成以上,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酒吧、夜店、KTV等年轻人聚集的娱乐场所易成犯罪集散地。一些年轻人第一次吸食“上头电子烟”多集中于该类娱乐场所,年轻人也会向在酒吧工作的朋友打听“上头电子烟”的购货渠道。
在一起陈某某贩卖毒品案中,陈某某及其两名上家均在酒吧工作,陈某某第一次吸食“上头电子烟”就是在酒吧,后更是成为了贩卖“上头电子烟”的中间商。
为了融入年轻人群的生活圈和交友圈,新型毒品充分了利用三个强项技能,即外观迷惑性强、交易隐蔽性强、吸食成瘾性强。
“上头电子烟”外观与普通电子烟基本一致,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宣称此类电子烟不含任何违规成分,系“合法上头”,进而蛊惑年轻人吸食和成瘾。
与此同时,“上头电子烟”多以网络世界为主阵地,卖家与买家之间一般通过网络联系,后通过“快递”“闪送”“跑腿”等方式送达买家手中。据了解,吸毒人员吸食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电子烟后,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应,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