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朋友们,下楼做核酸了!”7月14日19时,在位于大渡河路1332弄的银开小区,七位志愿者身穿防护服,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期,上海多区展全员核酸筛查,面对严峻的任务,由各居民区的志愿者转化而成的社区治理“第二梯队”,成为了守护百姓的中坚力量。今天,记者就跟随着七位志愿者,看他们是如何顶着高温为居民进行采样的——
迅速集结,娴熟采样,他们并肩作战
“今天晚上核酸19点开始,有时间的小伙伴举个手呗!”7月14日9时许,银开居民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银开居民区“第二梯队”队长解放在“银巷青年”群里发布了“招工”信息。不到10分钟,就有六位志愿者积极响应。
“钱园律负责扫码,孙贇负责登记,陈文觉负责撕管,范燕萍负责电梯口执勤,方琼负责维持秩序,李冬负责机动。”很快,解放就将人手安排发布在了群里,和大家约定18时45分在楼下集合。
今天是上海今年夏天出现的第三个40℃高温天。尽管核酸采样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但气温丝毫不减。18时45分,记者准时出现在了银开小区的采样点,在铺满天际的火烧云下,“大白”、“小蓝”已就位,银开小区的核酸采样有条不紊得开展。
“24楼先下,23楼居民可以准备了。”孙贇一边在群里更新排队进度,一边登记着每个居民的信息;范燕萍把守要道,每当有居民进出电梯时,她就会举起喷壶仔细消杀一番。
在队伍里,钱园律提前为居民进行扫码,队伍的尽头是陈文觉和解放组成的采样双人组。他们一人麻利撕管,一人娴熟采样,配合得相当默契。
“有车子来了,当心点!”身为教师的李冬音声如钟地维持着现场秩序,而方琼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大家保持距离,戴好口罩。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核酸采样顺利地推进着。
穿冰袋,洒喷雾,他们勇战高温
“噶捏额天,伊拉哪能吃得消!”记者注意到,一些居民心疼起了志愿者。而这支“第二梯队”成员毫无怨言,用经验与智慧迎战着高温。
“第一次用这件蓝马甲,放了四袋冰,希望能给采样员降降温。”钱园律递上了一件“特制马甲”,让解放穿在了防护服外面。李冬则掏出了一支降温喷雾,为每位志愿者带去了些许清凉。
现场,还摆设了大冰块、冰冻矿泉水、风扇等装备,为志愿者防暑降温。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每个人早已汗流浃背,但没人喊过一声热。“就当自己在做桑拿,出汗、排毒、养颜。”孙贇笑道。
投身一线的采样员竟然是肺癌患者
从封控到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很多人都在说:等疫情形势好转了,我们要好好地感谢志愿者。但事实上,当志愿者们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取下护目镜后,很少有居民能认出他们来。抛开服务社区的话题,就连志愿者之间,其实也对对方也“不甚了解”——
比如,绝大部分“第二梯队”志愿者只知道,他们的队长解放家里有两个学龄前宝宝。解放牺牲了许多亲子时光来为居民服务。之前几个月,解放忙着分发抗原试剂盒、物资快递转运、小区巡逻;后来,得知核酸采样员紧缺,解放又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培训,迅速进入角色。无论是周末的清晨,工作日的傍晚,他从不缺席。
他们不知道的是,原来,这么年轻的解放竟然是一位肺癌病人,术后还不足一年。不敢想象身体还在恢复期里的解放,是如何在面罩、口罩、闷热的大白装束里呼吸着。
他们是居民“随叫随到”的靠谱力量
采访里,志愿者们很少愿意谈自己,而是乐于夸赞同伴。
“我因为工作原因,主要前几天,我们大楼因为密接封控,在下午2点半,我们的扫码员钱园律穿着大白服中暑了。后来,她还为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向大家道歉。这一次采样,她又果敢报名,再次挑战高温……”志愿者施晓玲说。
“我们大楼里的党支部书记夏书记已经退休,但时时刻刻能够看到他的身影。无论是封控时他为大家搬运物资,还是现在核酸采样时他给我们准备用具,忙东忙西,他总是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真正践行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志愿者方琼说。
志愿者李冬说,不管是扫码采样,还是消毒维持秩序,不同的岗位都闪耀着志愿者的光芒。“虽然前一阵子因中考闭环,我缺席了,只能由太太代岗,但共同坚守的承诺未变,现在,我归队了!”他坚定地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核酸采样工作还在持续中。而志愿者们奋不顾身,尽己所能的忙碌身影,成为了夏夜里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