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游玩当心被困滩涂,水上消防实战演练泥沼救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2-08-18 19:37

摘要: 游客在海边游玩时为何容易被困滩涂?一旦被困,又该如何自救?


入秋后,申城即将告别高温天,迎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不少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到海边游玩:在海边挖挖沙子,让海浪冲冲小脚丫……


随着赶海游客的增多,被困滩涂的求助警情明显增加。今年6月至今,仅媒体报道的就有三起游客被困海边滩涂的事件了。游客在海边游玩时为何容易被困滩涂?一旦被困,又该如何自救?近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开展了一次滩涂实战救援演练。


游客被困滩涂时有发生


8月5日下午2时58分,在浦东新区堤顶路距东海大桥1公里处,一名15岁男孩越过堤坝观海时被困滩涂。浦东新区滴水湖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将困在芦苇荡里的男孩带到了安全区域。


实际上,这已是今年媒体报道的第三起游客被困海边滩涂的事件了。


6月26日晚上7时35分,浦东海警局也接到了一起报警求助,有两名游客因涨潮被困三甲港附近滩涂的芦苇荡。


当时,天黑浪急且仍在涨潮,被困游客面临巨大危险,搜救小分队冒着危险,打着远光灯,徒步进入芦苇荡,一边喊话一边搜索。


“1、2、3,有人吗?”整齐划一的搜索喊话声,划破夜空。经过20分钟的不懈努力,搜救人员最终在3公里外发现了两名被困游客,成功将两人救回。



今年6月1日下午5时许,浦东新区滴水湖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一家三口被困海边滩涂。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发现一家三口被困于距岸边约200米的堤坝处,其中一名7岁女孩腿部受伤,父母也因体力不支,行动不便。


原来,落潮后,海边的防汛石露出了水面。一家三口踩着防汛石往海边走时,小女孩踩不慎从防汛石上滑落摔伤,双腿膝盖以下陷入了淤泥中。


救援人员到场后,想方设法扒开淤泥,帮助小女孩脱困。因腿部受伤,救援人员最终将小女孩背至岸边。与此同时,小女孩父母也出现了体力不支的现象,最终由消防救援人员搀扶至岸边。


在将一家三口救至岸边后,消防救援人员又用多功能担架将小女孩运至安全地点,对其腿部伤口进行了消毒处理。


被困滩涂该如何救援?


游客在海边游玩时为何容易被困滩涂?一旦被困,又该如何自救呢?


近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外高桥站站长方舟带领队员们模拟了一次滩涂实战救援演练。


演练假设退潮后,一名游客双腿陷入距岸边约10米远的滩涂中,等待救援。期间,这名游客曾想方设自救,试图把腿拔出淤泥,没想到“越挣扎陷得越深”。


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派出消防员熊亮展开“泥沼救援”,另外3名消防员负责在岸边接应。


为避免双脚陷入泥沼,熊亮背着绳索,整个人趴在滩涂上,尽量增大受力面积,匍匐前进至被困人员身边。


随后,他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将3米多长的救生筏,拉至被困人员身边,让被困人员坐在救生筏上。


因救生筏底部是平的,受力面积较大,不仅被困人员可以坐在救生筏上,熊亮也可以跪在救生筏上施救。



一开始,熊亮试图用力将被困男子的左腿拔出淤泥,但多次尝试后均未能成功,周边的淤泥彷佛一个巨大的漩涡,牢牢地吸附着被困男子的双腿。


随后,他开始尝试用双手扒开男子左腿周边的淤泥,被困男子也配合着,不停地摇晃着左腿。


1分钟、2分钟、3分钟……在把周边的淤泥扒开后,熊亮终于将被困男子的左腿拔出了淤泥。此时,无论是熊亮还是被困男子,两人的体力都消耗严重。


接下来,熊亮又用同样的方式,拔出了男子深陷淤泥的右脚。


救出被困男子后,熊亮安排他趴在救生筏上,双手抓牢救生筏的两侧扶手,由岸边接应的消防救援人员拉至岸边。至此,整个泥沼救援圆满结束。


“最怕涨潮的时候,营救必须争分夺秒。”熊亮说,泥沼救援比较考验单兵救援能力,对体力考验非常大,“因为救援人员越多,意味着陷入淤泥的风险也越大”。


作为被困游客的扮演者,消防员刘文乐最大的感受是,“陷入淤泥后,越挣扎陷得越深”:“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趴在滩涂上,尽可能增大受力面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脱困。如发现脱困无望,应尽早报警求助。”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外高桥站站长方舟说,入秋后即将迎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不少家庭都喜欢到海边赶海,家长们带着孩子在滩涂边玩耍时,务必要注意安全,看护好孩子,一旦遇到类似险情要及时报警求助。


通讯员:沈滟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高楼内有人被“劫持”!黄浦探索“...

大型产业园综合体发生火情怎么办?...

太顽皮!6岁哥哥竟用钢缆密码锁锁...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