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发布!上海将打造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职专业群,重点建设1-3所本科职业大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2-08-20 13:35

摘要: 《上海市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方案(2022-2024年)》发布。

为推进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打造上海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职专业群,上海市教委8月19日公布了《上海市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方案(2022-2024年)》,提出全力打造一批品牌学校,重点建设1-3所本科职业大学。


启动“双高”建设,培养高水平高层次技能人才


据了解,此次启动的上海市“双高”建设,以职业本科为引领、专科高职为主体、专业群建设为基础,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引领上海高职瞄准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职业教育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方案指出,将立足新一轮部市共同全面深化上海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按照分类施策原则,重点支持和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1-3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4-8所专科高职学校、5-10所新型高职学校,建成50个左右具有国内标杆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努力形成与上海高质量新产业体系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夯实上海技术技能人才战略基础。


全力打造一批品牌学校,并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群


方案指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围绕完善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高职学校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产出一流的教学实践成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品牌高职学校。推动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强化示范牵引作用、专科高职学校夯实技能人才主阵地作用、新型高职学校高速成长实现跨越,实现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专业布局方面,将主动服务“五个中心”“四大品牌”、五个新城等上海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对接上海高质量产业体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引导学校加强区域有需求、行业有地位、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加紧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消费品以及家政、养老、护理、酒店管理等民生事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相关专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形成一批高水平专业群。


此外,还将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水平专业、专业资源库、规划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进一步加强中高职贯通教育,开展专业动态调整


为推动上海中高职贯通教育,上海市教委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中高职贯通教育的通知》,提出要推动中高职贯通由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中高职贯通院校和专业布局,全面提升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业布局方面,各职业院校要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自身办学条件,充分论证开设贯通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制订贯通专业发展规划。


各高职院校牵头成立1个联合体,原则上选择不超过5所中职学校加入,应优先考虑已经与本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中职学校。各中职学校原则上参加由高职院校牵头的联合体不超过4个。新建的新型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成熟且有毕业生后,可牵头成立1个联合体。各联合体应制订贯通专业评价机制、调整机制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联合体内贯通专业质量评价体系并实施自主质量评价。市教委通过组织贯通专业教学质量跟踪检查评估等多种方式,实施常态化的贯通专业质量评价。


此外,还将开展贯通专业动态调整。自2022年起,中高职院校申报新增的贯通专业,仅限于联合体内部;对非联合体内的贯通专业,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专业整体布局,逐年减少专业数量,但调减的专业需经市教委备案。到2025年,以紧密型联合体形式推进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基本成型,原则上所有中高职贯通培养均在联合体内开展。


为进一步提升贯通人才培养适应性,各职业院校应主动研究新型工作岗位与贯通专业的衔接融合,在贯通专业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式等培养模式。主动适应新岗位发展,灵活动态调整贯通课程,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上海产业发展及时精准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人才培养对接证书标准方面,各职业院校应健全不同专业职业技能证书选用、培训、考核机制。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标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和国际先进职业能力标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区块...

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第二...

学习上海职业教育先进教学和管理经...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