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偏远乡村教育的青少年领读项目,推广帛画非遗文化的《帛大精深》…… 9月27日,第二期“交大文创-德必产教链通创基金”签约仪式暨2021级“创基金”项目答辩展示会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台上汇报的不是公司的专业员工,而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的高校学生;而在台下点评的也不是高校老师,而是来自文创产业一线的企业高管和投资人。作为交大文创教育创新实践的成果,强调“学分+基金”产教融合激励与“校区+园区”协同工作的文创教育模式“创基金”已经成功举办三年,此次正式迈入了第二期。
据了解,“创基金”项目自成立以来,已经支持了20余项学生主题的研究和实践创新项目,涉及乡村振兴、阅读扶助、乡村教育、非遗文化传播、文创衍生品设计、文创人力资源、中小文创企业金融服务等多个文创行业的热点、焦点问题,始终紧密贴合文创行业的发展脉络。项目产出成果包含专项研究报告、公益项目、产品设计方案、自媒体账号、城市文旅路线规划、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各类形式,多次参选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并屡屡获奖,更是常常在各类产业活动中落地亮相,得到众多创业者、投资机构的关注。
课程教师王昊青表示,在“创基金”项目实战过程中,同学们深入真实场景,“从0到1”去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真实问题,用青年学子的智慧贡献产业创新,这是“创基金”的诉求和目标,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产业的必经之路。
第二期产教链通“创基金”的签订,旨在夯实产教融合教学创新模式基础上,进一步顺应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贯通学生实践、实习、实训全过程。以跨界实践带动跨学科教育,让年轻人的课堂成为产业和社会发展创新研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高校在输出文创产业高端管理人才的同时,贡献产业和社会需要的前沿发展理念、青年智力资源和创新项目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