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大学共建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
记者了解到,协同研究中心建设的想法源于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给各省文物局及其直属单位的函:关于组织开展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候选单位推荐工作,需由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一所高校联合建设申报。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背后依托着一二四大管委会的雄厚力量和上海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而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后,直接参与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
上大与一大都有着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双方在挖掘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基因,加强革命文物科学保护,深化研究与阐释革命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动力,并在人力资源的调配、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
特聘研究员代表获证书。
在积极申报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同时,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大学决定先行成立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学“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打开革命文物研究的新格局,深化馆校合作,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共建共享。
国防大学一级教授、协同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邵维正发表线上致辞。
揭牌仪式上,还发布了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2022-2025年工作计划,着眼于深耕“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究,挖掘“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打造新型革命文物保护模式,探索制定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创新革命文物展示教育模式,探索革命展览的红色叙事模式;建立双向互动馆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深化“大思政”研究基地;创新多学科、国际化、沉浸式红色文化传播体系,扩展传播深度与广度。
同时,面向全社会发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途径研究”等2023年第一批6项重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