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步,是起点到升旗台的距离;19.21米,是旗杆的高度;30斤,是训练擒旗杆的重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国旗护卫队”,这一串数字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护旗写照。每天清晨,他们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风雨无阻!
几天前,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时,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吸引了无数市民拍照留念。身穿制服的“国旗护卫队”正是来自黄浦区嵩山消防救援站“国旗班”的队员们。他们迈着有力的步伐走过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来到太平湖畔。周围前来参观的市民群众都自发站立,向迎风招展的国旗行注目礼。这一刻,就是最美的瞬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正式开馆,纪念馆的国旗广场正式投用。那时起,黄浦区嵩山消防救援站的“国旗班”就升级为了“一大会址国旗护卫队”,从“渔阳里”走进了“树德里”。
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嵩山站就组建了国旗班,不定期承担老市府大楼、团中央机关旧址以及属地“国旗下成长”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等的国旗升降任务。
如今,距离一大会址不到一公里的黄浦区嵩山消防救援站,依然忠诚守卫着党的诞生地和团的发源地。
每一次国旗冉冉升起之时,人们看到的是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的飘逸,而这背后正是国旗班所有人不断苦练的成果。从站功、走功、眼功、到展旗收旗功,每一个动作都不容瑕疵。
鲜有人知的是,虽然嵩山站处上海市淮海路黄金商圈,但操场只有不到100平米。为了确保升旗仪式上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队员们“螺蛳壳里做道场”,用铁杆当旗杆,木板当升旗台,桌子当建筑物,经过一番精心布置,制造出了一个“模拟广场”。
顶着大风练站稳、迎着太阳练不眨眼、用尺子量步幅、用哑铃练展臂,是队员们的必修课……队员们还积极利用纪念馆早晚未开馆人流量较少的时段进行实地演练。
每一天的清晨,你都能看见他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守护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风雨无阻。
119步,是起点到升旗台的距离;3分钟,是一场升旗仪式的时间;19.21米,是旗杆的高度;33圈,是国旗升顶所需的圈数;2小时,是日均军姿练习时间;30斤,是训练擒旗杆的重量;0次,是他们面对失误的决心……这一个个特殊的数字,都印在了队员的脑海里。
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出色完成了一次次国旗升降工作,受到馆方和群众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