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情况的报告。据悉,2020年底,上海对口帮扶的7个省区市、20个地州市的98个国家贫困县全部如期摘帽,超过90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出列,其中200多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脱贫。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部署。对口帮扶新疆喀什和克拉玛依、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云南、贵州遵义、湖北宜昌夷陵、重庆万州是中央赋予上海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本届政府对口帮扶工作经历两个阶段,工作目标分别是助力对口帮扶地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潘晓岗介绍,脱贫攻坚时期,上海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把帮扶资金项目沉到贫困县、落到贫困村、绑定贫困户,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其中,东西部协作方向,90%资金用于县以下;对口支援方向,80%以上的资金用于县及县以下,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围绕解决基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累计援助对口帮扶地区市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1400多所(次)、学校1800多所(次),通过大力开展“组团式”人才支援帮助喀什二院、日喀则人民医院建成三甲医院,提升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高考上线率达到100%,实施65个自然能提水项目解决20多万人生活用水、8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推动当地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期间,上海坚持把培育“造血”功能作为治本之策,充分挖掘对口帮扶地区在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潜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如,做强产业帮扶,积极推进云南“1+16+N”产业园区合作,引导1300多家企业在当地投资600多亿元,在对口帮扶地区建立39个外延生产基地,既促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又丰富了上海市民菜篮子。
同时,做深就业帮扶。联合市人社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对口帮扶地区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稳岗补贴、中介服务补助、外出务工补助和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就地就近就业80多万人次,克服疫情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稳岗促进措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应有作用。
在做大消费帮扶方面,设立全市区级枢纽型消费帮扶点40个、专柜专窗253个、各大卖场商超销售网点2700多个;联合各区和国资国企集团等连续举办对口帮扶地区商品展销会,组织开展“百县百品”“双线九进”等行动,销售各类农产品超300亿元,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农特产品改造生产链、打通流通链、提升价值链。
上海还选派教师、医生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银龄行动等柔性人才志愿服务者近4200人次,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培训干部、教师、医生、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才约40万人次,努力为当地建设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据悉,2017年以来,上海在历年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均获得“综合评价好”,在对口支援成效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