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群体中占比43%。11月30日,黄浦区检察院在主题为“打击整治电信网络犯罪 筑牢反电信诈骗防火墙”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这一信息。
2021年至2022年,黄浦检察院受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从罪名上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受案数量增幅明显,成为电信网络犯罪占比最高的罪名。
从人员年龄分布看,涉案人员年轻化趋势明显,以2022年受理审查起诉的网络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年龄分布为例,90后占比43%,为网络犯罪高发人群,其次是80后占比29%,00后占比17%,犯罪年龄普遍较为年轻。
黄浦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潘筠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三大特点:
一是诈骗手法频频翻新。伴随社会热点变化,犯罪分子往往以新概念新模式包装诈骗项目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如利用新冠疫情、假借区块链、“炒币”等投资理财名义实施诈骗。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也出现商家为提升交易量“刷单”、用户“薅羊毛”套取商家发放的补贴等引发的新类型案件。
二是犯罪目标更为精准。相较原来广撒网式的电信诈骗模式,现今的电诈犯罪通过互联网数据交互、筛选犯罪目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更加精准,既遂率更高。如利用在校学生追星、沉迷网络游戏或代发论文心切等实施诈骗;以股票咨询名义诱导炒股人士至虚假股票平台投资。
三是犯罪产业链分工细化。随着犯罪手法不断衍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化、集团化、链条化的特征日渐凸显。上游引流组负责网上引诱被害人入套,中游话务组负责用骗术实施诈骗,下游洗钱组负责获取账户转移赃款,前中后端分工明确、组成电信网络诈骗灰黑利益产业链。
对此,黄浦检察院通过强化协调联动和形成打击合力、整治黑灰产业和切断犯罪全链条、延伸检察职能和开展诉源治理、数字检察创新赋能和提升办案质效、以宣传促预防和筑牢反诈社会防线等方式,立足检察监督职能,着力提高办案质效,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