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检察工作”与“人民调解”有效对接,将释法说理与案件办理深度融合,宝山区检察院与宝山区司法局加强协作配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12月7日,宝山区检察院与宝山区司法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检调对接”相关工作情况。
2022年3月,宝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人民检察院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至今,共办理调解案件24件,调解成功率约60%。
从案件类型上看,轻伤害类案件的申请调解比例高达90%以上;从犯罪主体上看,调解案件中80%犯罪嫌疑人为初犯、偶犯;从处理结果上看,双方达成刑事和解,矛盾成功化解后,相对不捕和相对不诉案件达78.6%,无批准逮捕和判处实刑的情况。
宝山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见习主任徐旸彪介绍,在调解实践中,经常面临条件不足“无力调”和历史积怨“不愿调”两大难题,对此,宝山检察院通过一个平台、三类人员、四项工作多措并举化解难点、提高调解质效。
搭建一个平台,推动检调对接常态化。
该院在与宝山区司法局、宝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成立全市首家驻检调解工作室后,首批选聘2名具有心理、法律等方面知识背景的人民调解员,轮值工作室受理、参与刑事、民事、行政检察案件以及信访申诉案件等调解工作。
用好三类人员,提升诉前联调专业性。
一是组建联络员队伍,拓宽调解案源。在普通犯罪检察、民事检察等部门设置检调对接专职联络员,提示承办人在轻伤害案件办理中同步审查赔偿、调解可行性,对有调解意愿但尚未达成合意的,指导制作申请书、联系函等材料,经总联络员审核后移交驻检调解工作室,及时启动检调对接程序,确保“应调尽调”“能调尽调”。
二是充实第三方力量,广泛引入专业“老娘舅”、志愿工作室、村居委干部等长期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综合考量矛盾症结、当事人需求等,“对症下药”制作调解方案,提高调解成功率。
三是邀请人民监督员,同步见证监督。针对部分案情较复杂、矛盾较尖锐的案件,邀请兼具法律专业知识和基层调解经验的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听证员等参与调解,在增强释法说理效果的同时,见证监督调解全过程,确保程序依法合法、结果公平公正。
延伸四项工作,增强调解工作实效性。
一是持续跟进监督履约。对因客观原因未能按约履行的,适时开展二次调解工作;对无故反悔拒绝履约的,经征求被害人意愿,依法起诉追究责任,切实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
二是紧密衔接司法救助。当发现被害人难以通过调解赔偿补偿解决生活困难时,及时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引导、指导提出救助申请,尽最大可能帮助当事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稳妥处置过激行为。对调解过程中发现当事人存在过激行为的,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预警,消除隐患。
四是营造依法调解氛围。选取调解成功且效果较好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调解的认可度、信任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