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着五彩服装的“模特”们走在乡间小道、风霜古桥、千年村寨,文化交融的力量跨越山海,直达千里之外……日前,东华大学第九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研修班的学员们交上了一份特别的期末作业,在家乡举办一场别具一格的非遗研培成果发布会。
据了解,本期研修班共有20名学员,70%来自贵州地区。这些非遗学员大多为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的从业者,年龄从23岁到49岁落差较大,受教育程度高低不等。东华大学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重新设计了本期研培课程,制定了培养方案,并实行“导师”制,同时学员与东华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一结对,建立起了“非遗热线”。
第九期研修班首次使用线上的方式开课。除了学习创新设计外,来自各地的学员们在“东华大学非遗研培空中课堂”中完成了诸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接受了品牌建构与短视频、直播方面的专业指导,最终以一系列凝聚着精湛技艺和精妙巧思的设计作品和文创新品作为成果和答卷,彰显了传统工艺走向当代生活的无限潜力。
邰春花是来自贵州台江县的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她分享了自己在这三个月以来的心路历程,“在课堂上我深入了解了民族民俗文化和中国古代的艺术,第一次从学术视角了解到了自己的苗族文化,给我今后的刺绣创作更多的启发。我意识到我不仅仅是个绣娘,我也能够成为一个苗族的设计师。”
据了解,东华大学作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首批定点研培高校,自2016年9月以来,已举办九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传承人研培班。参加研修的刺绣传承人二百余名,培训非遗管理干部及师资近百人,举办研培作品动态展演、静态展示近三十次,参展作品千余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