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春运已经拉开帷幕,上海交警重点加强对客运大巴等车辆乘客“系好安全带”的查处,全力确保春运期间客运安全。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查获机动车驾驶人“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8.7万起,其中“电子警察”抓拍8.1万起;共教育、处罚机动车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20.9万起。
去年电子警察已“抓”8.1万起
“不系安全带”一直是本市公安交警部门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之一,通过民警现场执法查处,叠加“电子警察”非现场查处,对“不系安全带”的驾驶人进行查处,减少因未系安全带而被甩出车外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
据统计,2022年,本市公安交警部门共查获机动车驾驶人“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8.7万起,其中“电子警察”抓拍8.1万起。
春运已经拉开帷幕,公安交警部门通过路面专项整治,确保节日期间出行安全。1月7日至11日春运期间,本市公安交警部门已查获机动车驾驶人“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242起(其中,电子警察抓拍171起);教育、处罚机动车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3998起。
还有部分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车辆都装备了安全气囊,安全带的作用可有可无,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如果不系安全带,安全气囊展开时强大的瞬间撞击力,可能对头部和颈部等较为脆弱的部位造成严重伤害。
不久杨浦区发生的两起交通事故就充分证明了这点。2022年12月24日9时30分,在国帆路恒学路附近,驾驶人陆某某错把油门当刹车,导致车辆撞到路边,虽然车辆损毁严重,但全车驾乘人员都系好了安全带,整车气囊打开后,只造成了身体轻微伤。2022年12月11日14时30分,在包头路民星路附近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两辆车都有严重损伤,但是驾乘人员系好了安全带,在整车气囊打开后,仅有擦伤,没有造成大的伤害。
后排不系易对前排形成冲击力
随着公安交警部门在日常执法管理和宣传教育中反复强调,本市汽车驾驶人使用安全带的安全意识大为提高,但部分乘客,尤其是后排乘客一直对系安全带不够重视,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容易发生碰撞车窗、车顶、座椅靠背甚至被甩出车外等情况。
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事故防范部门对近年来本市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汽车驾驶人使用安全带后和乘车人使用安全带后的事故死亡率降幅均超过50%。
根据交通法规规定,开车时除了驾驶人必须系安全带外,车上的其他乘客也应系安全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机动车乘坐人在配有安全带的座位就座时,应当使用安全带。
如果后排乘客没系安全带,一旦车辆发生剧烈碰撞事故,身体由于惯性的作用,会保持原有的坐姿直接撞到前排座椅或前风窗玻璃上,容易使人颈部折断或头部受伤,甚至还可能撞破玻璃被甩出车外。并且,后排乘客会对前排乘客和驾驶人形成极大的冲击力,使前排乘客和驾驶人的死亡概率增加5倍。
据统计,2022年,本市公安交警共教育、处罚机动车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20.9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