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正式上线运行。这意味着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初步建成。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基建的重点项目,示范区智慧大脑聚焦跨省域数字空间的互联互通,打通了示范区数字空间“断头路”,将使企业、市民百姓办事更便捷、政府跨域协同治理更有效,也将有力支撑示范区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是构建形成了一体化数据中枢。依托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了两省一市三级八方18条数据链路,汇聚了242项数据资源,形成了涵盖基础库、主题库、专题库的示范区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服务总线有力支撑一体化应用场景,社保、医保、公积金数据接口及法人库库表数据已反哺两区一县,并应用到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推进的“信易医”等应用场景中。
二是实现了示范区制度创新跨域一体化业务应用。按照一体化制度创新数字底座的总体定位,围绕规划管理、项目管理、生态环境、一网通办、公共信用、产业经济等六大重点领域,搭建了一体化应用场景,依托业务应用可以对示范区情况做到眼明心亮、跨域协同治理得心应手。
三是构建形成了一体化云网基础设施。以一体化应用场景为牵引,执委会、三级八方大数据管理机构及51家业务部门通力协作,结合两省一市实际,构建差异化的跨域网络策略,打通了跨域网络断头路,实现沪苏浙三地政务网的联通、以及政务网与互联网的联通。同时,综合运用安全技术服务和密码应用支撑服务等技术,有效保障跨域云网基础设施安全。
据了解,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正式上线运行前,已进行了半年多的试运行,在规划管理领域、生态环保领域、项目管理领域、公共信用领域、政务服务领域以及产业经济领域等六大领域的跨域一体化应用场景已有力支撑了示范区业务工作开展。
目前,示范区公共信用综合管理平台已归集两区一县43项共3247.6万条数据。E企融·示范区信易贷服务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27家,上线金融产品129款,平台注册企业1288家,累计授信715笔,授信金额26.53亿元,为示范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跨域难”探索解决路径。
在产业经济领域,汇聚呈现示范区各类企业、创新资源、重点行业及重点园区,实现产业经济动态监测,优化空间布局,为重点行业强链补链提供决策参考。
下一步,示范区执委会将会同两省一市三级八方,积极谋划推进智慧大脑2.0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