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进一步提升医院安全能级,有效消除风险隐患?记者从徐汇警方处了解到,目前,申城包括徐汇区在内的多个区域正在试点推进“医院警务室”的建设,以此跨前一步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努力营造更安全、更有序的就医环境。
无缝衔接医院作息,确保“警力”常见
“民警同志,我们推过来的轮椅车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几天前,前来中山医院就诊的施先生在门诊室里急得头头转。原来,刚才家人搀扶着他前去候诊,不知怎么的一转身,轮椅车就找不到了。
这时,位于门诊大厅一侧的“医院警务室”专职民警武国富迅速赶来。通过调取医院监控画面,很快就帮助施先生找到了“消失”的轮椅车,原来,是被另一位就诊人员顺手拿去使用了。
(设置在中山医院的警务室)
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医院警务室”,据悉,这是徐汇区目前正在试点推进的平安医院建设中的一项举措。通过在人流量和就诊量较大的医院内设置固定警务室,配备固定驻守民警的方式,来跨前一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以及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以此营造更安全、更有序的就医环境。
(武国富通过医院监控为市民查找遗失的轮椅)
徐汇区内约有40余家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就达到了9家,包括中山医院、肿瘤医院、龙华医院等在内,在中心区域内位居前列。长期以来,徐汇警方与医院密切协作、默契配合,在疫情防控、群防群治、基层基础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警医共建”联动作用。这次10家三级医院首批设立“医院警务室”,派驻民警入驻是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双方优势互补、问题共治,不断完善警医联动协作的长效机制,共同维护好医院的治安工作。
据介绍,警务室的开放时间与医院门诊时间无缝重合,每个警务室内都会配备一位民警,并叠加辅警。即便是门诊时间结束后,也会有辅警继续驻守,确保警务室内“警力”常见。
助力民警缩短出警时间
“医院警务室”最显著的一个优势就是大大缩短了民警的出警时间。“按照以往属地派出所计算,从接报警到出警一般约在8分钟以内。”徐汇治安支队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陆晓懿告诉记者,“如今,时间直接提速到了5分钟内,这无疑是对处置效率的一种有效助力。”
可别小瞧这间面积不大的警务室,陆晓懿直言,作为跨前一步化解矛盾的载体,它在处理日常医患矛盾、“患患”纠纷时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武国富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为病患调解矛盾)
作为自治安管理大队医院专管民警的程强感触颇深。短短数月,仅在徐汇区试点的11个“医院警务室”内,就有效排查化解了各类涉医矛盾、纠纷386起,涉医院报警类警情同比下降了35.8%。
“比如插队问题,这就是患者和患者之间的矛盾。”程强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情况,倘若以属地化接警出警的常规操作,等派出所民警10多分钟后赶到,双方矛盾可能已经升级。如今,驻守在“医院警务室”的民警能在巡逻时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早将这些可能出现的矛盾化解在无形之中。
驻守民警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娘舅”
除此之外,作为就诊量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员进出,日均门诊量都能达到2-3万,出现些许医患矛盾在所难免。而这时的“医院警务室”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桥梁调节作用。“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如果民警能够处置及时,很多矛盾或许就可以避免。”程强表示。
辖区内拥有5个“医院警务室”的枫林派出所颇有发言权。“如今,我们每天基本上能够通过警务室处理约30起涉医警情,专职民警在医院里就将这些问题化解在萌芽中。”枫林派出所警务室专职管理民警郁景玮告诉记者。
(警务室内配置了各种设施)
记者了解到,其辖区内包括中山医院、肿瘤医院、龙华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徐汇区口腔医院,日就诊量都居高不下。“驻守在警务室的民警都是有着丰富从警经验的‘老娘舅’,在调解相关矛盾和纠纷时有着自己独特的妙招。”郁景玮直言。
据悉,下一步,上海警方还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落实民警派驻机制,积极推进“医院警务室”的建设。同时,配齐装备设施,积极发挥警务室前置防控作用,做协同医院方面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内部安全检查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