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年多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持续彰显,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在上海代表团的“云采访”环节,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袁国华提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新片区需要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需要在资金进出、外汇管理、税制安排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临港新片区要努力成为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要求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
“对标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关键是加快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当前有几个重点领域,迫切需要中央给予更大力度政策支持,实行更大程度压力测试,支持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对此,袁国华提出了五条建议——
一是明确国家层面牵头部门,促进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同向发力,高位推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际再保险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等重大功能性平台在临港新片区尽快落地,加快催生业务创新,形成更大功能突破,成为引领我国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标志性项目。
二是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离岸经济功能试验区”,对标国际通行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实行差异化政策、监管和制度创新,实行更大程度压力测试。
三是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参照国际惯例开展离岸贸易(含转口)跨境人民币结算,允许银行将电子成交合同、提单、仓单等单据作为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查依据,利用区块链技术确认离岸贸易的真实性,强化数据监测和事中事后监管。
四是支持在临港新片区优化已有账户离岸功能,对离岸账户增加人民币业务,拓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有序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支持金融机构为区内非居民提供跨境发债、跨境投资并购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跨境金融服务,逐步探索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我们可以选择若干具备境外投资资质的成熟机构进行试点,参考日本离岸金融市场,对每天从离岸市场流入境内账户的货币量设定比例限制,在离岸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有效隔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逐步加大压力测试。”袁国华说。
五是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创新“离岸税”,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离岸经济税制,对比新加坡等地设置具有竞争力的税率,实行简单税收种类,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前提下,做大离岸贸易、境外投资等新兴业务的税收增量。
“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标国际标准,进行规则制度上的突破创新,并将行之有效的成果进行全国的复制推广。”袁国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