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以“中国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举行。来自业内专家学者围绕低碳发展战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多能互补新型能源体系、产业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开展了多维度研讨,为能源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自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之后,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和企业的关注重点。
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雍瑞生就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行业发展的转型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他结合中石油绿色企业建设引领者行动、清洁低碳能源贡献者行动、碳循环经济先行者行动,介绍了节能降碳、甲烷减排、生态建设、绿色文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发展、“氢能”零碳燃料升级、综合能源供给习题重构、深化电气化改造、CCUS产业链建设、零碳生产运营再造等十大工程的最新进展,为相关行业碳中和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数据显示,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行业正不断刷新“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22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量的47.3%,首次超过煤电装机;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市场,2022年新增投资额达到2880亿美元。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能源行业责任教授、安泰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颜世富代表能源行业研究团队发表“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能源”演讲。颜世富提醒,发展新能源是好事,但是快马加鞭跑步发展,运动式的能源转型,可能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光伏行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的的负面影响,应该深入研究,提出系列预防措施。
此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主办。
头图为第四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现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