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历来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事故,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对近年来本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公安交警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深化联动协作、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源头管理等方面,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
从事故类型梳理分析,在全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占比近5成。其中,多数发生在早晚高峰时段,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交汇处等常发性拥堵路段,特别是在夜间视距不佳情况下,事故风险进一步加剧,发生事故易造成人员伤亡。2022年9月某日夜间,G1503上海绕城高速(奉贤段)的一起5车追尾事故,就是发生在道路拥堵路段,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2022年8月某日,G1503上海绕城高速(嘉定段)发生一起重型货车追尾前方小客车后,又撞击前方因道路拥堵正排队等候的重型货车的交通事故,造成1人死亡。
同时,从肇事车辆类型看,重型货车最为突出。据统计,高速公路死亡事故中,涉及重型货车肇事(承担同等责任及以上)的事故占比达50%。从事故调查原因看,货车驾驶人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等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引发的重型货车死亡事故占重型货车肇事死亡事故总量的50%以上。同时,因重型货车超速、超载、违法倒车、违法停放等违法行为引发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另外,全市高速公路共发生因行人、非机动车闯禁引发的死亡事故占高速公路死亡事故总量的10%以上。从事故调查情况看,行人、非机动车不熟悉路况、错误使用导航(使用机动车导航线路)从高速公路隔离护栏缺口、城市快速路上下匝道等无人员值守点位闯入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2022年10月某日,S5沪嘉高速发生一起行人违法闯入被行经小客车撞击的事故,造成1人死亡。2022年6月某日,崧泽高架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闯入的交通事故,同样造成1人死亡。
从事故发生时间来看,夜间高速公路事故风险更高。据统计,本市高速公路在夜间(19时至次日6时)发生的死亡事故占全天死亡事故总量的一半以上,特别是追尾前方重型货车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占比达60%。分析事故成因发现,事故中重型货车未按规定黏贴反光标志的情况较为普遍。2022年8月某日夜间,S20外环高速(闵行段)发生一起两辆集卡追尾相撞事故,造成后车驾驶人当场死亡,经调查,前车因机械故障抛锚后未按规定放置警告标志且该车车尾反光标志缺损,在夜间无法起到警示提示作用,是造成后车追尾的原因。
此外,发生事故、抛锚后未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引发事故,以及涉及道路养护施工的事故,也屡有发生。2023年2月某日,G1503上海绕城高速(松江段)发生一起“二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经调查,第一次事故发生后涉事双方均未放置警告标志,导致二次碰撞,后车驾驶人死亡。据统计,近3年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共查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的违法行为2.3万余起。
头图为G1503上海绕城高速(奉贤段)5车追尾事故救援现场。交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