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浦东城市大脑——智慧气象‘为浦先知’服务系统”被纳入新区“一网统管”城市大脑4.0十大标杆场景。
“本区大部分街镇未来24小时内有大风三级风险,建议停止一切高空施工作业……”日前,在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的“城市大脑”综合智能指挥平台上,一则工地大风灾害风险提示,实时传达至新区建交委;一分钟后,平台上显示该委已接收到风险提示信息,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之后,平台上显示反馈信息:收到风险提示后,立即督促工地大风风险点的相关工地管理单位做好大风防御准备工作,整个风灾过程中未出现险情。
近年来,浦东新区气象局着力打造城市气象风险预警数字化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强化与城市各管理部门协同联动。2022年,累计推送城市风险预警服务提示640条,数字化闭环处置率达100%。记者了解到,依托浦东新区“城市大脑”智慧气象平台,“推送-接收-反馈-办结”的智慧气象服务闭环管理工作链已构建。该系统已率先实现面向基层预警防御提示信息的一键式发布和分灾种、分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推送。
在防雷安全监管场景上,该系统建设全国首创气象防雷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探索超大城市气象防雷安全“数治”新范式。相关负责人只需拍照上传企业防雷装置年检报告,系统就会针对隐患风险进行图片识别和数据分析,实现在线监测和自动巡检,推行“非现场监管”机制。
在气球安全监管场景上,通过智能识别升放气球的图片获取违法凭证,同时将智能识别气球技术纳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车自动巡查系统,实现沿街自动扫描识别,强化监管成效。
不仅如此,记者还获悉,2022年,上海气象部门首次开展激光雷达和风廓线雷达高精度风场联合观测,绘制出台风十米级风场实时廓线。今年,上海气象部门正以陆家嘴金融区为核心,开展超大城市数字孪生大气观测示范建设。目前,三部激光测风雷达布设完毕,15个社会化气象观测点依托和利用城市合杆、铁塔、楼宇等建设立体垂直观测网正在推进中。
未来,还将构建起气象感知设备综合管理、数据融合汇聚以及服务平台,实现浦东新区全域感知设备安全接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观测数据的综合评估应用,建立引领区气象泛在感知网,获取高精度城市“气象皮肤”。
头图为浦东新区“城市大脑”智慧气象平台。 上海市气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