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防灾减灾和逃生自救意识,持续扩大“一江一河”文明实践消防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5月11日,一场特殊的水域灭火救援演练在黄浦江畔拉开帷幕。
上午时分,黄浦江上突发“火情”:一艘游艇因机舱故障,导致船上引发大火。因为失去动力,游艇在水面上失去了控制,情况十分危急。事故导致船上多人被困,由于火势较大,人们甚至已经开始选择跳入水中等待救援……
危急时刻,消防指挥艇配合无人机快速侦查艇在事故区域进行搜索侦查,通过4G单兵图传设备与指挥中心完成视频图传的实时对接,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反馈至指挥部。同时,为了便于后续的营救,指挥艇正在牵引固定失控船只。
很快,徐汇消防救援支队水域救援队协同水上支队沪消5号快速出水打击火势,控制事故船只。同时,使用无人机和水上机器人从空中和水面对水域进行立体式搜救,并利用无人机抛投、水域救援机器人等救援工具对落水人员实施救援。
随着救援推进,救生圈正在缓缓接近水面被困人员。无人机抛投技术对飞手的操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据介绍,近年来,徐汇支队大力加强无人机飞手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无人机飞手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能力。
与此同时,救援人员利用绳索保护救援人员入水,通过攻击式泳姿向被困人员靠近,并从被困人员身后抓住被困者。此时,舟艇上的救援人员收回绳索,将救援人员和被救者一同拉上舟艇。最终,消防救援人员通过多方配合,将落水人员成功营救上岸。
救援的同时,灭火也在进行之中。水上支队沪消5号到达指定现场出水炮打击火势,沪消5号配合着冲锋舟远攻近战,强攻灭火。经过全体参战人员的奋力营救,所有落水者、被困人员均被成功营救。
尽管这只是一场演练,但却让人声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水域救援的不易,以及日常演习的重要性。
据悉,除水域演练外,现场还设置防汛应急处置演练区和地震救援处置演练区。活动体验区内,模拟烟雾逃生、地震避险体验、防汛防台体验、破障逃生、心肺复苏体验、电动自行车火灾模拟等项目,由徐汇应急工作人员及消防志愿者现场讲解演示,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体验。
在展示区内,市民们不仅可以观摩体验各种先进的陆用消防器材、水面舟艇类的搜救装备和水下的潜水搜救装备,还可以学习常见的火灾防范、地震逃生、汛期出行等方面知识,掌握台风、暴雨、雷电等灾害的自救互救技能,领取知识手册及精美小礼品。
消防员还带领市民及消防志愿者登上“沪消5号”消防船,近距离感受船舶内景,学习水域遇险自救知识。
头图为水域灭火救援演练现场。消防部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