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通道限高、老旧里弄限宽,针对发生在这类特殊地形下的火情,如何做到第一时间将消防人员和器材平安输送进入?6月14日,在静安区举行2023年“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上,消防部门首次展示了全新引进的四轮驱动的微型消防车,以快速提升辖区火灾等应急处置能力。
“别小看这车,发挥的作用一点都不差。”静安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夏仁明一边展示一边向记者介绍。有别于曾经使用的电动微型消防车,眼前的四轮驱动微型消防车可谓装备齐全,俨然已经是升级版的模样。其类似于沙地越野车的加厚轮胎,在外观上就特别与众不同。
更先进的是,它还充分利用了车辆的各种空间。例如,在前车头部,就隐藏着一个宝藏工具箱,打开后,里面是一支微型出水枪,只需配合插上消防车自带的水管,即可在处置初期火灾时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车辆一侧还配备了四个水带,另外,车身后端还藏着一个水箱。这些秘密武器联合使用就能在火情发生初期起到非常重要的扑救功能,以此更好地与后方增援形成叠加效应。
据夏明仁介绍,这些新引入的四轮驱动的微型消防车是静安区应急管理局聚焦安全抓调研、立足实际解难题,规范采购的一批灭火装备器材,供消防灭火救援使用,以快速提升本区火灾等应急处置能力。
最为关键的是,因为其形状大小与一些较大的SUV车辆相同,因此,即便是在限高限宽的特殊环境下,也不会受到使用局限。“它们就是针对新开通的北横通道限高限宽的局限,以及区域内老旧里弄和部分辖区道路狭窄的地形限制而特别配备的。”夏明仁告诉记者。
应急管理,救在急时,练在平时。为强化社会化应急力量的组织力、动员力,提高社会化应急队伍技能水平,当天,由职工和市民群众组成的社会化应急队务也展示了包括水枪水带使用、心肺复苏救援等在内的各项应急技能。
视频:养老院救援演练
除了新增各类装备之外,加强各方应对火灾的处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近期,各类火情时有发生,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提高养老院全体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火灾的自救自护能力,全面提高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协同作战水平,切实保障老人、病人、医护人员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的生命安全,当天,静安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消防救援支队还共同开展了一场养老院救援演练。
头图为四轮驱动的微型消防车上就能自主装备出水枪进行灭火。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