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还有哪些瓶颈?这部执法检查报告提出四条应对措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3-07-21 17:58

摘要: 两部法规引领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发展。


今年恰逢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为深入总结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经验,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对《自贸试验区条例》《临港新片区条例》的执法检查。7月21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相关报告。


报告指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出台国内第一部《自贸试验区条例》,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提供了法治保障。《临港新片区条例》施行后,临港新片区着力推动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形成首创性创新案例87个,其中36个为全国首创。两部法规引领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发展。


在此基础上,上海基本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管理模式,确立了符合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并持续推进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等16部浦东新区法规,浦东新区政府出台“商事调解”等16项管理措施,持续优化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不过,执法检查发现,两部法规实施中也存在问题。如,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两部法规设定的部分创新预期目标尚未实现,所涉及的瓶颈问题大多跨领域、跨部门,大部分改革事项都涉及中央事权,所需协调范围广、难度大。


再如,执法检查中,有的企业反映,当前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评估流程较为缓慢,且缺少国际经贸往来和交流合作场景及规则,导致数据流动碎片化、个案化,面临“能出境数据不好用、可用数据难出境”等困境。在税收政策方面,目前仅临港新片区内四个重点产业企业享有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其他企业所得税率明显高于新加坡、前海、横琴等地。个人所得税政策缺乏公开的、长期的制度性安排。


此外,两部法规的实施也面临“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创新法治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对此,执法检查组提出,一是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上海有关部门进一步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的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实施。


二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开展各项压力测试,更好发挥高水平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三是充分考虑政策设计的系统性、操作性和容错度,持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各项改革创新政策制定,要广泛了解市场主体诉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标国际通行管理,勇于突破和创新。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政策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容错度,充分提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四是加强法治保障,助力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对于两部法规有关规定与改革发展实际需要不相一致的内容,要进一步研究条款的适用性。要用好中央立法授权,滚动出台新的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浦东新区法规的优势,坚持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确保相关试点政策进一步落地落实。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上海...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