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普陀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推进“人靠谱(普),事办妥(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这是本届普陀区人大首次就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记者了解到,《决定》相关调研及起草工作,前后历经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普陀区人大会同区发改委分批召开了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部分民营企业家、企业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共召开7次座谈会,28家职能部门、12家民营企业、13位企业家人大代表参会交流。邀请12位人大代表、4位营商环境体验官、1家专业机构参与走访调研,共收集意见建议110条。
从4月底着手起草到7月底正式上会表决,近3个月的时间里,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共召开6次专题会,研究《决定》起草情况。《决定》草案集中修改20余稿,经过逐条推敲、反复论证、精心打磨后,最大程度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共识。
据悉,表决通过的《决定》包含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完善法制机制保障、依法推进“放管服”改革、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履行监督职责、加强法治宣传等6方面内容。
作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近年来,普陀区积极探索以信用赋能营商环境,通过首创“信用联盟”,为入选企业提供信用修复绿色通道、纳入区“信易贷”白名单、减少抽查等专项服务权益。为进一步推动信用赋能,《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拓展守信激励应用场景。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信用水平的市场主体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减少对守法诚信企业的检查次数。”
为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普陀区首创提出营商环境特邀体验官制度,邀请企业家代表、科研院校及各界人士代表担任“营商环境体验官”,通过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体验官团队,发挥其作为政企“连心桥”和营商环境“晴雨表”的作用。此次《决定》也明确提出,“健全由社会各界组成的‘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完善营商环境投诉机制,主动听取企业对区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对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行为的投诉及时受理、按责办理、限时办结。”
《决定》还充分体现民意。比如,智普投资、睿洁保洁、施耐德、新柏石等公司提出“建议进一步搭建好平台,加强供需对接、产业协同,探索跨区域资源共享,加强技术场景化落地。”《决定》为此明确:“进一步健全政企沟通、企企沟通机制,坚持‘以四到四办换四心’,做深做实分层分级联系走访企业,通过政企沟通‘早餐会’‘下午茶’等举措,及时倾听、回应市场主体合理诉求。”
比如,积家汇公司、劲力律师事务所提出“希望加大法治环境建设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决定》为此明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惩治链条式、产业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依法惩处侵犯企业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建立协同、合作、共享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
头图来源普陀区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