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行走+共创,运动社群+城市,能否让更多年轻人融入城市更新?苗乡非遗,红色文创,年轻人的数字创意能够改变什么?大学生们有他们的答案。9月21日下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ICCI-德必产教融通创基金”终极答辩举行。
在答辩会上,13个前沿真实、创新务实的创业项目一一路演,接受文创产业企业家和投资人的检验。项目是否对社会、对行业有贡献?运营过程中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是否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答辩过程中,担任评委的文创企业家们没有因为是学生实践项目而放低评价标准,文创学子们也没有因尚未进入职场而有丝毫的胆怯。现场企业家们表示,这些文创项目充满创意和激情,显得格外宝贵,文创产业也正是需要年轻人的思想和行动。
据项目总指导王昊青介绍,“创基金”已经支持了近40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涉及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文创科技、文创人力资源、数字文创、文化出海、文创园区、文博艺术等多个热点、焦点问题,产出成果包含专项研究报告、公益项目、文创产品设计、自媒体账号、城市文旅规划、游戏、大赛等各类形式,常常在各类产业活动中落地亮相,得到众多企业家、投资机构、主流媒体的关注,不仅展示了从0到1的无限创意,也表达了年轻一代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独特见解。
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伟民告诉记者,学院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学院核心课程,就是希望学子们怀揣最美好的文创情怀,通过创基金这样的产教共创平台,不断磨练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产业一起思考、一起行动,从校园开始,服务美好生活和美丽家园的创造。他同时表示,学院未来将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看到我们学生的诚意和能力,加入产教共创的行列,共同培养有责任、有创意、有能力的文创产业新一代。
德必集团表示,“创基金”开创了国内高校文创产业教育的先例,德必集团将持续携手上海交大文创学院,把“创基金”精神延续下去,共同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多途径,将“创基金”做得更深入,让学生们拥有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多元的知识储备。
头图为答辩会现场,同学们正在讲解项目。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