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劳动报记者在2024年香港地区大学内地招生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确定增加2024年内地本科招生计划人数,并对招生录取等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
利好内地考生,港大、港中文明确增加本科招生人数
10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李家超作2023年香港《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香港八大公立院校本科招生中非本地生录取名额从20%的上限翻了一番提高到40%。这一举措旨在吸引更多来自内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港读书,以加强香港的人才储备。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香港大学入学事务部总监郭瑛琪表示,受到政策影响,今年该校在内地招生人数将达到600-700人左右,而2023年,港大通过包括高考录取在内多种方式共录取内地学生570人。“2023年,香港大学面向全国各省市招收高考生和国际课程学生,整体申请人数比去年大幅增加,上海更是报考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除了人数的增加以外,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明显提升。”郭瑛琪说。
据郭瑛琪介绍,港大有五个学院开设统一收生制课程,也就是常称的大类招生,包括经管学院、理学院、工程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和文学院,这些课程较受学生欢迎,尤其是主修经济金融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环球工程与商业课程、心理学、工学学士(数据科学及工程)和医学院的课程则是很多尖子学生的选择。
“根据施政报告,香港中文大学预计2024年计划增加约100名内地高考生的招生名额,从目前的约300名增加到约400名。2024年度上海市的招生名额暂定为18人。”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王家彻教授告诉记者,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费不会变化,2025年将会有所调整。但是为鼓励更多优秀的内地学生前往港中大就读,大学每年都会给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全免费奖学金”及“本科入学奖学金”三类,还为才艺突出的同学设有“多元卓越优才奖学金。”
王家彻教授表示,从2024学年开始,内地高考生通过大类招生录取后,人文大类下新增中国研究、数据科学与政策研究、全球传播及全球研究4个专业供考生选择。
香港15所高校可面向内地招生,八大公立院校录取量占41%
记者了解到,目前教育部宣布拥有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授予权的香港高等学校共20所,其中,东华学院、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15所高校目前可面向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及以上学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两所高校按照内地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要求,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参加提前批次录取。招办统一公布招生计划、统一提供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香港其他13所高校实行单独招生,申请人直接向各香港地区高校申请报名,由各校直接组织考生进行笔试和面试,由院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笔试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2023年内地生申请人数均较去年均有增加。2023-2024学年,在本科录取方面,香港八大公立院校录取量最高,占比为41%,其次是香港私立院校(32%)和澳门院校(26%)。在研究生录取方面,香港八大公立院校的录取量接近九成,香港私立院校(4%)和澳门院校(5%)的录取量相对较低。
香港毕业生就业情况怎么样?“2023年,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在内地收到申请1300余份,最终总招收313名学生,其中广东、福建两个沿海省份人数最多。”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校长刘建德教授表示,2022年毕业生中就业率达到95%,其中84%是从事与本科专业相关行业,2023年相关数据还在统计中,相信依然会很亮眼。
香港演艺学院学生招募拓展处学生招募拓展主管黎海珊表示,该校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及升学率达94%,接近80%的毕业生选择受雇或创业,剩余的同学大多数选择了继续深造学习。
头图为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