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速冻”模式将开启,12月15日至17日,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可达11-13℃,极端最低气温市区-1℃到-2℃。针对此波寒潮,市应急局发布了冬季安全生产紧急提示。
市应急部门表示,冬季安全生产首先要防冻。天气寒冷,人的听觉、视力、行动能力和情绪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设备和金属结构在寒冷的天气里,易发生变形、破裂,导致泄漏,从而引发事故。
为此,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人员外出时,要注意采取保暖措施,防止冻伤。企业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减少员工长时间在室外作业。员工外出巡检时,尽可能结伴同行。做好厂区管道设备的保温工作,对用油用水等设备,也要采取防冻措施。提前对供暖设备、管道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供暖安全室外设备停用后,要将物料排放干净,避免结冰。
其次,冬季安全生产要防滑。生产现场的脚手架和步踏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人员上下时如不小心,会滑倒摔伤;严重时,还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因此,防滑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
为此,需要防止生产现场、厂区道路积水结冰,造成安全隐患。遇到雨雪天气,企业应组织员工尽快清除积雪,高处的冰凌也应及时清理。清雪的原则是“先高处、后地面”。应对岗位员工进行防滑、防摔提示教育。工作地点有积冰的,应暂停登高作业,以防坠落。人员在有冰雪的路面上行走时,要小心慢行,手中不宜拿尖锐的物品。骑车时不宜速度太快,不要猛刹车。
不仅如此,冬季安全生产还要防静电。在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冬季安全生产还要注意防风防火。
应急部门特别提醒,冬季气温低,部分作业场所为了保温可能会通风不畅,容易积聚有害气体,导致发生中毒事故。严禁进入未经空气检测合格的封闭空间。要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技能教育力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好公司及各区域的安全禁令。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巡回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根据要求,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分析研判,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水电气、通讯等部门需及时开展安全检查和检维修作业,住建部门应及时督促企业落实防滑防坠落措施,及时调整户外作业时间。各区、各园区应督促企业做好恶劣天气安全生产工作,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响应。各单位要为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冬季防护用品和充足的应急物资。危化品企业要加强对危化品罐区、管道等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确保报警及联锁设施正常运行。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