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发力智慧交通和数字城市等应用场景,上海这“两湾”大力促进长三角科创协同发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3-12-17 14:10

摘要: “科创引领 产业赋能”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论坛举行。

“科创引领 产业赋能”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平行论坛日前举行,劳动报记者获悉,上海的“大零号湾”与“天骄湾”正在智慧交通、数字城市等方面重点发力,大力促进长三角科创协同发展。


在上海的科创园区中,有两个著名的“湾”。一个是围绕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打造的“大零号湾”,一个是以同济大学为创新策源的“天骄湾”。


“大零号湾与江浙皖水陆相连,大零号湾不仅是上海的大零号湾、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大零号湾,将承担起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使命。”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副主任罗金才说。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最初建筑面积仅数千平方米。打造规模化、多元化的科创空间,建设新型研究平台,携手行业领军企业,试点探索技术成果转化……如今,连同闵行“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零号湾”已拓展为“大零号湾”,与上海北部的杨浦国家创新城区、东部的张江科学城、西边的青浦华为基地一起支撑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从常熟同济科技园,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同济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代表同济大学国家科技园的“天骄湾”近年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未来希望在智慧交通和数字城市两大应用场景重点发力。


“常熟同济科技园成立于2011年,成为长三角深化校地合作、提升社会服务功能重要载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环同济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希望打通的是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及高校创新团队的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上海同济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震说。


对于加快区域一体化改革创新,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市场机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院长王振认为,要消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流动畅通,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市场设施一体化建设,在现代流通网络、交易平台、市场信息交互渠道等三个领域,推进标准统一、规则一致、平台链接和数据共享。此外,王振认为,还要促进跨区域的创新飞地和合作园区建设,通过构建财税共享机制,促进科创成果产业化项目向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地区布局,实现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赢。


头图为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现场。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复旦科创母基金启动,首期规模总计...

六大类别活动贯穿全年,第十五届上...

交大军训高燃全场,上好新生第一堂...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