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年均需新增约10万人才!专家建议:创新培育产教融合“二传手”市场填补缺口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3-12-29 17:35

摘要: 由市政府参事、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教授领衔,课题组针对三大先导产业人才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失衡展开深入调研。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快大模型、区块链等新动能培育壮大。”在日前召开的十二届中共上海市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上海对三大先导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将“施工图”化为“实景图”,离不开人才支撑。日前,由市政府参事、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教授领衔,课题组针对三大先导产业人才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失衡展开深入调研,提出上海亟需通过创新机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试点,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和实用性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现状:三大先导产业人才供应总量不足


“在对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走访和调研时,企业普遍反映在关键技术领域缺人。比如,科大讯飞每年在视觉图像、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人才空缺数量约300人。上海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反映,目前有些人工智能岗位出现半年空缺,高薪也难招到合适人才。”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党赞告诉记者,目前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领域人才紧缺,包括关键算法模型人才、类脑智能人才、决策智能人才等。


课题组成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研究员杨云鹏指出,这并不是人工智能行业独有的人才困境。“调研数据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十四五”人才需求总量约100万人,未来五年需年均新增约10万人,而目前上海高校每年培养三大产业人才不足2万人。”


除了总量供应不足,不少企业还表示,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面临着人才结构难题。市政府参事、陈宏民教授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快,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才供求匹配必须更精准、更灵活,产教融合就显得愈发重要。


堵点:人才培养存在“首尾一公里”难题


“高校是按照知识结构体系分类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产业根据技术发展需要的是T型复合人才。”陈宏民教授认为,传统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培养很难让学生毕业后的知识和技能很快符合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需要;而高校推出的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学生规模小、培养周期长,考核体系难以脱离传统的科研评价体系,比如论文、竞赛、获奖等,无法在短期有效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来精准匹配先导产业发展需求。


除了“尾部一公里”难题未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还面临着“首部一公里”困扰。“我们经常听说先导产业人才缺口几十万,但真正缺什么样的人才,缺乏精准画像。”陈宏民指出,先导产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发布不够清晰和及时,专业“颗粒度”描述不够细,这也让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无所适从”,反应不及时。


作为需求端的企业,也缺乏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 “目前大企业与高校进行产教融合意愿比较强烈,比如联合建实训基地等。但小企业积极性不高。”党赞说。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不少高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大型企业命题,高校科研团队解题或是高校负责基础研究,企业负责技术开发的订单模式和接力棒模式,产业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探索:高校与企业跨前一步解人才之“渴”


“在市场上,我们很难招到符合需求的人工智能与三维视觉人才。”作为上海科技大学孵化的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叠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张朝华感叹。


为了解人才之“渴”,强化研发能力,张朝华告诉记者,叠境数字正在与上海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我们将一些基础型和具有前瞻性、不确定性的研究交给上科大的科研团队,方向性由我们选择,再将成果变成商业化落地。”张朝华说,人工智能领域这三年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人工智能本身是交叉学科,需要与不同学科进行碰撞,单纯计算机、数据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因此,从2020年开始,叠境数字开始与上科大联合培养项目型硕士,同学们研一从事课程性学习,研二和研三直接参与项目实习。“今年7月份,第一批毕业生进入到企业,不仅少了磨合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作为与上科大深度产教融合的企业,张朝华感叹这种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撑和人才供给。


除了企业跨前一步,目前也有高校在探索更深层次产教融合,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2019年,上海大学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嘉定区和以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行业关键企业共建了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为了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将“超越摩尔”8英寸研发中试线每年四分之一的总机时资助给上海大学,用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现如今,同学们经常会出现在“超越摩尔”8英寸研发中试线上,学院还会选派研究生每周5天在研究院实习,学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并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创新项目。


这样的合作模式最终让产业得益。据了解,该学院90%的毕业生都在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就业,在嘉定乃至上海的集成电路行业里,已经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集成电路人才有效供给,北京步子迈得更大。“课题组专门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调研。”课题组成员杨云鹏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在亦庄成立了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由经开区管委会牵头,22家企业、科教机构共建。联合体会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对人才需求进行高匹配度的培养,先由企业确定招生层次和数量,学校再进行院校招生。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份联合体招收了第一批300人左右的新生,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发了5-8门核心课程,同时学生还会进入企业开展技能培训。


建议: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积极培育“二传手”市场


“现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基本上处于自由恋爱状态,如果出现一个像人民广场相亲角一样的平台,搭建起桥梁,让企业和高校可挑选性匹配,也会有助于人才培养。”叠境数字CEO张朝华说。


这与课题组的建议不谋而合。


课题组建议上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试点设立专门的产教融合工作机构,面向产业需求统筹协调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对接,打通产业人才培养使用的“首尾一公里”。


“为了让高校更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建议成立三大先导产业的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做好人才需求画像,做好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供需预测和培养规划,增强产业人才培养前瞻性。”陈宏民教授说。


课题组成员之一,市政府参事、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赵卫星建议成立产教融合工作专班,发布先导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与岗位需求,健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预警机制;同时打造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等信息发布与资源对接。


除了借鉴北京亦庄的经验,在一些技术先进、产业特征明显的园区设立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外,课题组还建议大力培育“二传手”市场,有效对接高校和企业,提升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灵活性。


据了解,为了破解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培养速度相对较慢的难题,目前上海推出了“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项目”,面向全国非微电子专业科班的在校高年级学生和社会从业者,培养行业急需的卓越创新工程师。


党赞副秘书长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也与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开展合作,逐步打通校内培养到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到职称评审的贯通通道,新增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继续教育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机构。


对于这些探索,陈宏民教授认为非常有意义。他指出,要鼓励高校依托卓越工程师学院和产业学院积极向外走,通过职前培训和实习工龄认证创新实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中介模式;鼓励产业园区头部企业和高校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型人才培训机构,通过企业资本投入、校企联合投入等多种方式推进先导产业人才职前教育和职中培训;鼓励第三方独立中介机构根据产业需求创新人才继续教育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人才职后教育。


“当然,也要鼓励高校体制机制创新,赋予产业学院等更大的自主性,提高产业学院等机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陈宏民教授说,还要制定税收政策和合作奖励计划等来激励企业在先导产业领域的投资和合作。


头图为招聘会上,劳动者正在求职(资料图)。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国首个殡葬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

推进城市运营管理数字化人才培养,...

华理商学院发布专硕全新培养体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