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六成受访者不了解意定监护,民进上海市委呼吁推进落实,及时建立备案登记制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01-16 15:00

摘要: 在即将举行的2024年上海两会上,民进上海市委将提交界别提案,呼吁推进本市意定监护制度落实。

“上海老人将房子赠与水果摊主”一案让意定监护制度走进公众视野。1月16日,劳动报记者从民进上海市委获悉,在即将举行的2024年上海两会上,民进上海市委将提交界别提案,呼吁推进本市意定监护制度落实。


民进上海市委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当下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至2021年,本市65岁以上老人占比为16.3%,并逐年增加。同年,全市一人户为22.98%,二人户为30.79%。独居老人安定养老已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当代城市生活中,老人与子女分离居住现象相当普遍,所有下一代血缘亲属都在海外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由此意定监护制度开始受到关注。


但调查数据显示,71.19%受访者表现出对意定监护模式的认同,但同时也有63.69%的受访者 “不知道”或“面对调查才知道”意定监护概念,这表明社会公众对意定监护机制的知晓度偏低。本市仅有少数几家公证机构开展意定监护业务,相关服务人员也多为兼职方式,真正具备此类服务经验和专业能力者屈指可数,与当代城市社会潜在的公众需求有着很大距离。


此外,由于社会对意定监护认知基础的缺失,意定监护在实践领域的专业机制建设基本空白。具体表现为意定监护协议操作范本缺失,意定监护效力认定模糊,意定监护协议生效程序不清,监护权变更机制和意定监护监督制度未定等,这导致职能部门分工不清乃至缺位、权责不明等,影响了意定监护制度落地实施。


因此,民进上海市委建议,要将意定监护制度作为当下普法宣传的重要构成。从社会公众了解、认识意定监护制度起步,市民政局、街道办的宣传部门要深入社区居委会做系列的知识普及。


市公证协会要加强对意定监护相关协议进行系统操作规范,制定出全市统一的法制性范本,提高开展意定监护业务的工作效率;鼓励全市公证机构主动拓展意定监护业务,比如,组织公证员进行意定监护主题的专业培训,明确每区都要有专业公证员具备处理意定监护业务的能力,为此类业务探索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和行为模式,也方便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就近便捷的寻求相关服务。


民进上海市委还呼吁,要及时建立意定监护备案登记制度,推进意定监护服务切实落地。由民政部门承担意定监护备案登记机关职责,借助数字化等手段,系统收藏保存所有意定监护协议书,建档备案。同时授权民政局制定和发放意定监护协议类纸质证书,探索推出规范电子凭证,便于协议各方在日后必要场合出具有权威性的证明。


另外,还要探索社会监护人培养、社会监护组织等专业机制建立,以适应不断深化的老龄社会发展要求。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