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4日,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市政协委员、商汤科技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徐立呼吁,积极探索上海建设大模型创新应用高地的新路径。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浪潮,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核爆点”和“新风口”。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生成式AI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届时我国将涌现过万个行业大模型,亟需高质量的基础模型提供服务。
徐立表示,当前,美国已经发展到能对生产力带来变革影响的GPT-4阶段,并开始演进到以GPT-5项目为代表的可进行训练数据自生成的模型自主进化阶段。国内虽已有多个基础大模型超越GPT3.5,但距离GPT-4尚有较大差距。
为此,徐立建议,上海应该集中优势资源,率先突破。重点支持国家实验室等顶尖研发机构、行业头部企业抓紧开展下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攻关。瞄准多模态作为基础大模型发展这一趋势,支持有关创新主体,及时跟进国际大模型最新研究进展与前沿趋势,打造新一代多模态大模型。
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充分利用现有高性能芯片,探索多元异构、多卡并行的算力统筹规划机制,攻关全球领先的大规模并行训练能力。提前布局新阶段大算力基础设施问题攻关,包括高密度算力散热、分布式断点续训、多集群协同等问题,为下阶段大算力基础设施技术做布局。
大力支持顶尖研发机构及行业头部企业持续推进AI开源平台建设,为全市各类通用大模型和垂类大模型的初创公司提供开源大模型及全链条工具体系,提供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的开放数据服务等,共同推动本市大模型生态建设。鼓励针对大模型技术的场景开放,大力推动大模型在医疗、金融、制造业、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AI4S,以产业带动基础和实验科学领域突破,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
头图: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