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北部的普陀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曾经聚集了福新面粉厂、申新纺织厂等众多民族工业大厂。改革开放以来,普陀先后培育了复星、奥盛、月星、波克等一批500强民营企业,也吸引了红星美凯龙、劲霸男装、饿了么等企业投资落户,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片热土上熠熠生辉。
依托于民营经济的深厚基础,普陀区工商联以助力优化“人靠谱(普),事办妥(陀)”营商环境为着力点,成为了民营企业的“最佳合伙人”和“最暖店小二”。
民营经济基础深厚
工商联努力当好“联心桥”
数据显示,普陀现有民营企业8.1万家,占全区市场主体90%,贡献了99%的高新技术企业、90%的新增就业岗位、70%左右的区级税收。2023年民营经济实现区级税收86.45亿元,同比增长23.96%。广大民营企业还积极参与重点地区建设、民生改善、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等工作,为城区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当好服务民企的“店小二”、政企沟通的“联心桥”、温暖贴心的“娘家人”,普陀区工商联推出的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如,参与举办了区领导与企业家早餐会、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民营经济圆桌会议等,组织企业家参与上海市10公里精英赛、普陀区元旦迎新骑跑等各类会议、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拉近政企距离、推动形成服务合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区领导与企业家早餐会。普陀区新闻办 供图
再如,协同所属商协会,围绕法律、金融、人才、就业、税收、质量、科技、节能减排及企业家身心健康等主题开展宣讲、对接类活动40余场,服务、支持民营企业稳定经营、健康发展。2022年至今,区工商联执委及以上企业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41个,区工商联机关完成21个。
自筹自建民营企业之家
“半马苏河会客厅”品牌效应显现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凝聚民营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普陀区工商联着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由全体主席会长班子共筹资金,于2022年底在苏州河畔建成“普陀区民营企业之家”,为助力普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强区建设做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该经验做法为全市首创。
普陀区民营企业之家内景。普陀区新闻办 供图
记者走访发现,民企之家这栋建筑面积约2000余平米的漂亮三层小楼是由一闲置仓库改建而成。现场设有“民族工业发源地”“民企荟萃汇普陀”“守正创新展风采”等展陈版块,通过苏河民族工业微缩历史,展现了普陀民营经济的深厚底蕴和悠久传承;通过民营经济龙头领军队伍群像,展现当前普陀作为“民营经济大区”的强大实力。
民企之家承载着普陀民企梦想与情怀,肩负着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任。2023年以来已承办各类重要活动百余场,是全市首批被授牌的统战文化中心之一,“半马苏河会客厅”品牌效应已日渐显现。
不少企业受益匪浅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采访中,多家企业代表指出,他们之所以能扎根上海、蓬勃发展,离不开普陀区工商联。
“只要国家扶持民企的政策措施出台,区工商联均在第一时间传达解读,让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找准稳健成长的方向。”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忠信说,得益于区工商联的正确引导和有效培育,劲霸才能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领导小组备案,成功获评“高新技术企业”。
波克科技集团2010年落户普陀,是一家互联网游戏研发和运营的民营企业。“我们研发型的团队不擅长做政府沟通,不擅长对外交流,政府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服务,从申请注册到拿到营业执照,我们只去过一次行政服务大厅。这样一来,创始团队就有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研发工作中。”波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忠生回忆道,企业初创期间,他们曾得到政府大量的政策扶持。当时的奖励资金对于创业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回血”。有些政策,波克科技仍然享受至今。
这些年,普陀区工商联荣获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光彩事业组织奖、普陀区“人靠谱(普),事办妥(陀)先进集体等荣誉。
头图为普陀区民营企业之家。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