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家景区(点)门票惠民、“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游发布、“五大系列”文商旅体展融合线路发布……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当天,上海市主题活动以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活动,充分放大上海作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效应,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与此同时,普陀、虹口、宝山等五大分会场的文旅活动精彩纷呈,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半价惠民活动受到市民欢迎
文旅惠民是中国旅游日不变的主题,今年,上海继续推出景点门票惠民活动。5月17日至19日,62家景区(点)开展半价或免门票迎客,包括东方明珠、上海野生动物园、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欢乐谷等。同时,针对中国旅游日当天(5月19日)出生的游客,本市23家景区(点)还推出5月19日门票免票活动,以切实的惠民举措彰显文旅民生的温度。
5月19日11时,记者在位于新世界城的杜莎夫人蜡像馆见到,不少市民特地赶来打卡参加。“蜡像馆本身门票挺贵的,这次半价后可以省下一百多块钱。”游客王女士说,自己打算逛完蜡像馆以后再去南京路步行街买买买,一举两得。
游客有序进入杜莎夫人蜡像馆。劳动报记者叶佳琦 摄影
记者从海昌海洋公园了解到,今年,海昌从5月17日至19日推出了两人同行,一人免单的优惠;其中,5月18日,公园全天客流同比2023年翻一倍;5月19日开园一小时内,园内客流已达到了5000人。
海昌海洋公园迎来大客流。受访者供图
“做一天上海人”
外国游客体验地道上海生活
2023年起,上海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复苏,借势而起。今年一季度,上海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据预测,上海在今年旅游节期间接待入境游客有望突破400万人次。
那么,入境游客最想看的是什么?除了外滩夜景,他们更想走进寻常百姓家中,体验地道的上海生活。5月19日当天,在旅游日活动的普陀分会场,“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发布。
记者了解到,“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由曹杨新村“做一天上海人”涉外旅游项目升级而来。该项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出,至今已接待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政要、名人和旅游团队40多万人次。
发布仪式后,外国游客代表现场体验精品旅游线路,他们不仅能到居民家中做客、学做一道中国菜,还能在“红桥”前合影,在菜场体验都市烟火气,在曹杨一村感受“老村”焕“新颜”、漫步曹杨环浜等。
“我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到居民家里,吃美食,看他们家里一些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来自埃及的艾玫柔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充满浓郁本土生活气息的活动,他们真正走进中国、融入上海。
此外,活动还邀请了知名景区、酒店、旅行社、非遗项目传承人等在百禧公园举办“靠普游”文旅市集,推出普陀非遗作品展示,旅游线路、特价产品、优惠套餐等特色产品。
文旅市集。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30条文商旅体展线路发布
文体旅商展深度联动、跨界融合,赋能城市经济发展,也给上海市民和来沪游客带来精彩和多层次的消费和休闲体验。以“中国旅游日”为契机,上海文旅从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整合都市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解锁文旅消费体验的多种新玩法。
当天,市文旅局重磅发布了一批“五大系列”文商旅体展融合线路。线路共有30条,分为“‘烟火’旅游线”、“影视旅游线”、“购物旅游线”、“文体旅游线”和“展博旅游线” 五大系列。
这些线路结合上海都市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展会、文艺、旅游、体育、购物的大流量带动作用,向海内外游客进一步展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充满摩登、魔幻和魔力的多元城市魅力。
头图为外国游客体验“做一天上海人”精品线路。劳动报贡俊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