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记者从上海消防部门了解到,从今年4月起,上海共发生了69起电动自行车火灾,涉及多个品牌。对此,消防部门表示,将对每一起追根溯源,堵住风险漏洞。
5月10日凌晨3时27分许,在浦东新区高宝路一小区的室外非机动车棚内,一辆电动自行车因锂电池热失控发生火灾,造成16辆电动自行车及1辆燃油汽车被烧损烧毁……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的背后,除了居民安全意识不强、使用不规范以外,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亟待提高同样是一个核心要素。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
在全国人大代表李燕看来,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一方面与居民安全意识不强,违规将电动自行车带入室内或在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充电有关,同时也与电动自行车、电池本身的质量有关。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117家销售单位的229批次电动自行车展开的抽查结果显示,共有45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23批次为电气装置不合格,17批次产品为充电器与蓄电池不合格。两者均是引发火灾的重要隐患,合计占不合格批次的比重为89%,占总抽检产品的比重为18%。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在全面推进电动自行车治理攻坚行动的同时,各地消防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火灾还加强了溯源调查,并向社会通报最新案例、涉事品牌和起火原因。
今年2月26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通报称,今年2月以来,北京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8起,起火电动自行车涉及“雅迪、美可达、绿源”等品牌,起火电池涉及“锂纳斯、雅迪、阵风”等品牌。
今年4月28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也强调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市场等部门的合作,对每一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追根溯源,调查销售、生产、拼改装等环节上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力求让每一起电动自行车火灾做到“查明原因、依法溯源、严肃处理”。
5月21日,记者获悉,今年4月以来,上海共发生69起电动自行车火灾,起火电动自行车品牌主要涉及雅迪、台铃、新大洲和杰宝大王;电池品牌主要涉及天能、超威、星恒。
“一方面要加强火灾溯源调查,堵住风险漏洞;另一方面必须提升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一名基层消防救援人员注意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从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两个层面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在他看来,该《技术规范》作为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对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从本质安全入手,提升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火灾风险防范水平。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