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族学生融入社区,上海发布一批地校共建项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4-05-23 16:02

摘要: 5月21日,“家在华阳”30周年纪念活动暨东华大学第十届民族文化节开幕式在东华大学举行。


三十年前,东华大学与华阳路街道作为精神文明共建单位,双方搭建起青年大学生了解华阳、了解上海的平台,由此拉开了“家在华阳”项目的序幕。5月21日,“家在华阳”30周年纪念活动暨东华大学第十届民族文化节开幕式在东华大学举行。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整合地校资源,打造“家在上海”的高校模式。


作为“家在华阳”项目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原副书记陈雅华回忆了这个城市民族工作品牌30年来的生动实践。


在陈雅华的讲述下,“家在华阳”30年美好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批批学生走进敬老院,担任星期六居委会干部,也成为了街道干部家庭的一员,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不断上演。“我记得每到除夕,有些大学生无法回家过年,我们就一起在街道吃年夜饭。这些大学生也非常乐于与社区孤寡老人结对,为他们带来温暖和快乐。”陈雅华说。


东华大学2011级本科生娜乌拜尔·赛买提正是通过参与项目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本科时,通过参与老年英语角、敬老服务等活动,我见证了发生在社区中的民族团结故事,也感受到先进的基层治理理念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直接推动力。”本科毕业后,娜乌拜尔赴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领域是基层社会治理。“我选择回到新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民族团结进步的体验者参与者转变成传播者,我相信自己在上海的所学所获,一定能够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即将博士毕业的她,谈及未来的就业方向信心满满。


活动中,市教卫工作党委、长宁区委统战部、松江区委统战部以及东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共同发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校共建项目。项目聚焦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城市建设、创新创业等五大类别,以“思想铸魂·共信同心”“科技赋能·共智同创”“志愿润心·共情同行”“美好生活·共融同绘”“赢在未来·共创同就”为主题,体现学校与社区互嵌共融、协同发力的鲜明特色。


当天,东华大学第十届民族文化节各项活动火热开启。文化节期间将举办“石榴红沙龙”、民族民俗文化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头图为“家在华阳”30周年纪念活动。校方供图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填补地方标准空白,7月1日实施!...

上海应急管理首批重点实验室挂牌!...

上海市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共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