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5月26日,“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报告会”在上海大学礼堂举行。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会,完整回顾了解放上海战役的全过程,多位烈士后代上台分享了感人的故事。上海大学学生代表、静安和宝山区军烈属代表、社会化拥军优属支持单位代表等共10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作《一场关乎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战役——庆祝上海战役胜利75周年》主题报告,从上海战役的基本概念、上海战役的取胜之道、上海战役胜利的意义三个方面作了详尽介绍。
上海战役从1949年5月12日持续至5月27日,共计16天,是渡江战役的最后一役,也称京沪杭战役最后一战;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追击中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也是一场关乎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战役。
16天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2.4万余名指战员光荣负伤,7613名指战员献出了生命。报告会现场邀请到了3位英雄与烈士后代,他们讲述了先辈浴血奋战、解放上海的感人故事。
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29军87师是打响上海解放第一枪的部队,后又从西线主攻月浦镇。87师师长张强生将军之子张晓宇回忆,5月14日是作战命令要求攻占月浦镇的关键一天,张强生和副师长林乃清、参谋长叶克守分别到前沿阵地了解情况,部署组织第二次强攻。至15日拂晓,87师占领了月浦全镇,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在月浦激战中,87师259团团长胡文杰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是我军在上海战役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胡文杰牺牲22天后,他的小儿子胡继军出生了。
“父亲作战的特点是靠前、下沉,战前亲自抵近侦察、勘察地形,战斗中尽量近前观察和指挥,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胡继军说:“据战友回忆,父亲生命最后70多个小时没合眼,是在与敌人奋力厮杀、枪林弹雨中度过的。”
从1949年1月至5月,为迎接上海解放牺牲的地方烈士共100名,其中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68人。陈冠宁的父母陈尔晋、王曼霞本可以享受优渥的生活,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民党中潜伏了十余年。
5月9日,陈冠宁父母被捕,一同被捕的还有当时仅11个月大的他。在上海党组织的营救下,国民党当局被迫释放了陈冠宁。5月19日,陈尔晋、王曼霞在宋公园刑场坦然赴难,当时,王曼霞还怀有身孕。后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陈尔晋、王曼霞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毛泽东主席亲署的烈士证书。
早在1923年7月,中共上海地委兼区委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全市党员进行编组,其中第一组就是上海大学小组。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红色”是上海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上海大学将持续为上海发展注入上大活力、增添上大智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报告会以上海大学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乐《红旗颂》开始,以上海大学合唱团和上海轻音乐团共同合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祖国不会忘记》终幕。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崇敬英雄,砥砺前行,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光荣之城。
头图为报告会现场图。申卫星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