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求职不料背上“培训贷”,“招转培”诈骗近期多发!这份“甄别秘籍”请收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07-03 12:47

摘要: 近期,随着毕业求职季、暑期打工季的相继来临,打着各种“招转培”旗帜的诈骗行为也开始增多。

谎称与各大知名美甲店有合作关系,可以就近分配高薪美甲学徒岗位,多名求职者上门后,却发现招聘现场变为培训现场,所谓的“包分配、高薪资”都无法兑现,还莫名背上万余元的助学“培训贷”……


“教育公司”以“高薪工作”“稳定兼职”为名,通过伪造虚假兼职收益、谎称与知名电商有合作关系等方式,诱骗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付费参加线上培训,并引诱求职者至指定平台开通所谓“助学贷”“分期付款”,一旦有求职者要求中断培训,“售后人员”则以影响征信为由催收学费,并索要高额违约金……


近期,随着毕业求职季、暑期打工季的相继来临,打着各种“招转培”旗帜的诈骗行为也开始增多。记者从上海警方处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打掉“招转培”诈骗犯罪团伙12个,侦破案件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人。


谎称“招收美甲学徒”进行“招转培”


5月下旬,有4名年轻女子来到普陀公安分局甘泉路派出所求助称,她们都是刚来沪不久的应届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平台进入了同一家公司,然而她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了万余元的“培训贷”。


入职前,公司负责人在网上承诺她们,可以就近分配高薪美甲学徒岗位,且无任何中介费用,保底工资为4000元,三个月后就可达到1万元的高薪。可到了单位后,却发现所谓的招聘现场变成了培训现场,培训费为每人15800元,培训期限为1个月。公司老师称,这笔钱无需一次性结清,可以为他们先办理一笔“消费分期”,每月仅需支付1000余元分期付款即可。


虽然培训费价格昂贵,但考虑到短时间内就能获得高薪回报,几人毫不犹豫签署了相关协议,并将个人信息告诉了对方。随后,面试老师又称,办理分期需经过审核,便让她们按事先准备好的回答,用手机录制相关视频并进行“线上人工审核”。可培训了一个月后,几名女孩正式入职才发现,原本允诺的4000元基础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还莫名收到了一条“助学贷”的还款信息,意识到被骗,遂报警求助。


接报后,甘泉路派出所民警立即联合刑侦支队民警开展调查。从公司的注册情况入手,警方发现该犯罪团伙共登记注册了两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不具备职业培训资质的情况下,开设两家培训机构并收取费用。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取证,民警掌握了确凿证据,并于6月13日开展抓捕行动,一举捣毁该诈骗团伙。


经查,该团伙成员皆为“00后”,共有包括李某、赵某、官某等在内的10人。团伙内部分工明确,且具备一套完整的话术体系,由徐某负责网络推广;王某、段某负责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官某、杨某负责担任面试官。据主犯李某交代,今年4月初,她伙同赵某出资成立了两家文化传媒公司,随后从外省老家招揽了其他成员共同实施诈骗。


经调查发现,该团伙先是通过“BOSS直聘” “智联无忧”等招聘软件发布招收美甲学徒的信息,并规定尽可能只招收社会经验不足的外来务工女性,毕业学生优先。等求职者抵达公司后,面试官根据事先准备的话术编造所谓的高薪岗位,并诱导对方办理15800元的贷款支付所谓的“培训费”。当学员问及贷款情况时,她们就称这笔钱为“消费分期”。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学员可分期12或18个月,年化利率为13.4%至20.6%不等。


因助学贷款机构在办理“培训贷”时需要进行人工审核,面试官便告诉求职者这是公司内部的审核,只需按要求回复对方即可。根据此类助培贷款规定,“培训贷”最高额度为15800元,第一笔放款金额为50%,只有当学员成功还款两个月,贷款机构认定该学员具备还款资质后,才会将剩余款项汇入培训机构。为了让学员按时还款,该团伙便承诺他们,培训的第一个月公司会给予4000元生活补贴。若学员出现贷款逾期的情况,该团伙成员还会向其进行催缴。培训期满后,该团伙便对求职者进行随意就业安置或让其自行就业,基本无人能够达到所谓的高薪资。经初步调查,该团伙共引诱80余名被害人进行贷款,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


目前,该犯罪团伙内的李某、官某、段某等10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普陀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崔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份“招转培”甄别“秘籍”请收下


那么,这些“招转培”诈骗该如何防范以及有效识别呢?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警方,并梳理出了一份“甄别秘籍”。


据警方介绍,虽然此类“招转培”的诈骗团伙运作方式十分隐蔽,但从近期破获的案件来看,犯罪行为往往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高薪”诱骗。不法分子以“高薪工作”“稳定兼职”为名,在与求职者取得联系后,通过伪造的聊天记录、成功案例等虚假信息,逐步引诱求职者认为就职“包高薪”、兼职“包接单”。


随后,不法分子或是诱导求职者进行线下面试,以求职者能力不足为由,要求求职者至其负责经营或招生提成的相关培训机构参与线下培训班,或是引诱求职者购买线上培训课程。让求职者误以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获得高薪兼职,学成后还有机会找到长期稳定的工作,听上去很有诱惑力。


二是“网贷”陷阱。对于培训费用,不法分子会以“边培训边接单”“分期付款”为名,诱导求职者前往指定的贷款平台进行借贷,分期支付上万元的培训费用。而此类“培训贷”多为消费贷,年利率大多超过5%,一般要求分成12期在一年内完成还款,也就是说,求职者不仅每月要支付高额培训费,还需要支付贷款产生的大额利息。


倘若求职者要求中断培训,不法分子则拒不退款,并且要求求职者立即付清所有贷款,或者赔付一大笔违约金。


三是“劣质”培训。所谓的“专业培训”课程内容与不法分子所吹嘘的严重不符,基本都是在网上可以查到的信息,不具有任何专业培训价值。培训期间,不法分子或是在群内不定期派发小额报酬的任务单,或是伪造“完成培训的求职者”获取报酬的虚假订单,以“稳住”求职者。


当求职者完成培训后,不法分子则会以“培训积分不够”等各种理由搪塞,求职者根本没有兼职接单的机会。不法分子还会在求职者培训结束后,为其提供免费的简历包装、面试辅导、岗位推介等服务,以此蒙混拖延,逃避打击。


四是“黑灰”引流。在“招转培”诈骗案件中,最初不法分子的引流手法大多是在互联网上发布“高薪招工”等虚假广告信息,吸引求职者主动“上钩”。


结合目前情况,警方发现,有的犯罪团伙还会使用非法手段获取大量求职者信息,衍生出了一系列购买、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黑灰产违法犯罪活动。不法分子在非法购买求职者个人信息后,再冒用相关招工公司名义与求职者取得联系,进行后续诈骗活动。


头图为诈骗分子的骗人话术。警方供图

责任编辑:郭娜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花2万手续费,可获得“月薪5万”...

号称手里有大批高校实习生资源,一...

把病人发展成“下线”上门收药、利...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