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不仅建有充电、喷淋设施齐全的非机动车棚,还可以免费充电……今年以来,埃肯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员工都可以享受这样的福利。记者从7月5日闵行区举行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示范点”揭牌仪式上获悉,该举措旨在倡议全区有条件的社会单位积极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全面推广单位职工“满电回家,安全随行”。
公司建车棚供员工免费充电
作为闵行区安委办、区消委办、区总工会完成的首批3家示范建设单位之一,埃肯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在厂区室外空地建设了崭新的非机动车棚,配备了70余个带保护盖的充电插座,可同时为70余辆电动自行车提供充电服务。
“目前,公司位于莘庄工业区金都路的厂区有200余名职工,骑电瓶车上下班的职工不到70人,完全可以满足充电需求。”埃肯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安全环保经理蒋燕生介绍,公司车棚不仅安装了自动喷淋,配置了专门扑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水基型灭火器,还安装了断电保护装置和监控探头,一旦发现充电异常会迅速切断电源,并发出警报。
对员工而言,公司车棚最大的吸引力是充电免费。家住松江车墩的冯先生直言,自从公司车棚建起来,他几乎都是在公司充电,“每两天充一次,既安全又省钱”。
“不仅公司员工免费充电,供应商的员工也可以免费充电。”蒋燕生表示,公司唯一的要求是,前来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是没有“拼装改装”的合法车辆,“公司要求充电人必须签订承诺书,保证车辆的合法合规,从源头上确保充电安全”。
倡议推广“满电回家”活动
公司建车棚供员工充电的金点子,来源于闵行区应急、消防部门联合举行的“政府开放日”园区企业专场活动。
当时,区应急、消防部门邀请了各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管理相关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让员工“满电回家”的设想。
实际上,这个金点子的背后,是居民小区充电点位不足的现实困境。
目前,闵行区电动自行车共有69.9万辆,充电口数量有31万个,充电口缺口数为4万个左右,部分小区充电口数量满足不了居民充电需求,加之集中充电场所距离较远等情况,“飞线充电”、“电瓶入室充电”等情况时有发生。
面对居民小区(尤其是老旧居民小区)充电口不足的现实难题,由有条件的公司建设车棚,供员工充电的设想,便成了一条有效的补充路径。
随后,闵行区消防部门牵头联合莘庄工业区管委会以及闵行经济开发区,走访协调园区企业,全程指导多家单位同时启动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示范场所试点建设。多家企业积极响应配合,纷纷表示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承诺为本单位和供应商职工提供免费充电服务。
据闵行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余小平介绍,通过此次挂牌活动,向全区发出倡议,呼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单位停放场所建设,降价或免费为职工提供充电服务,切实缓解居民社区充电难题,针对性化解风险隐患。
头图为企业搭建了车棚后,员工就能在此享受到免费充电服务。消防部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