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船载“新三样”危险货物水水中转“一单制”“一箱制”运输模式启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4-09-24 15:30

摘要: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

9月24日,装载“新三样”危险货物电动叉车和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集装箱,历时水水中转运输1天,从江苏南京港运输至上海洋山港,安全装载至集装箱货船“地中海莱妮(MSC LENI)”轮出运,标志着“新三样”危险货物“一单到底”“一箱到底”水水中转运输在沪苏开启常态化运行。


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传统的危险货物申报模式除了在“始发港”提交申报信息,还需要在“中转港”重新办理申报,程序较为繁琐。而“一单制”“一箱制”新模式注重“始发港”和“中转港”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施监管结果互认,中转港海事管理机构非必要不再进行集装箱开箱检查,可在“始发港”办理“新三样”危险货物适运报告和一程船船舶适载申报,上述信息自动共享至“中转港”并自动确认,在“中转港”只需办理二程船的船舶适载申报,实现“始发港审批、中转港确认”协同监管。


据上海海事局副局长曹杰介绍,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在跨地域出运期间涉及多个港口的危险货物申报手续,导致“新三样”危险货物出运的申报审批周期较长,申报变更手续繁琐,若稍有变更将对船期造成影响,降低运输效率和码头周转率,探索推进危险货物水水中转运输新模式。


今年7月至9月期间,沪苏两地不同出运港口对“新三样”危险货物申报流程优化及数据共享等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特别选取了“江苏常州-上海外高桥港区”“江苏南京-上海洋山深水港”两条水水中转航线开展了多次实船测试,为此次首单“新三样”危险货物顺利出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新的运输模式可为从上海港出运的水水中转“新三样”危险货物节省申报时长,大幅提高了申报效率和危险货物周转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一单制”“一箱制”运输模式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长三角企业选择物流时间更确定、运营成本更经济的水水中转“江海联运”模式,这不仅能够助力国家碳减排,也能够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长三角地区“新三样”危险货物出口提供新动能。


头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劳动报记者叶佳琦 摄影


摄 影:叶佳琦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黄浦江核心区服务保障水岸大客流综...

300余人参加演练,2024年沪...

“我们一起去看海”全媒体宣传活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