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去医院看病、住院,子女没假期陪不了,真的是很现实的问题。”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姚键建议上海设立父母63周岁以上子女护理假。
姚键指出,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户籍总人口为1519.4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568.05万人,占总人口的37.4%。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37.92万人,占比28.8%,而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则有81.64万人,占比5.4%。“在调研中,很多老人反映,子女工作忙,假期少,生病护理只能靠老夫妻之间相互支撑照顾,或者是请护工。”姚键感叹道,对于子女来说,他们不但要努力工作,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还要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奔波,常常难以兼顾。
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2023年上海市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则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推进相关试点,开展前瞻性立法调研”。“上海目前还没有出台子女护理假制度,但是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20多个省已经出台了。上海作为深度老龄化社会,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因此,姚键代表建议,为了增强家庭养老保障能力,建议上海设立父母63周岁以上子女护理假, 用地方法规的形式赋予“父母护理假”法定地位,对于子女依法请假、履行赡养义务起到法律支撑作用。
“可以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单位先行先试,同时建议加强政策上鼓励和宣传,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风尚,构建和谐稳定的老龄化社会。”
头图为上海市人大代表姚键。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