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实施,算力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正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在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十周年之际,4月14日,以“沪克共赢 智算未来”为主题的克拉玛依(上海)智能算力产业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推介会上,克拉玛依市相关单位与36家政府单位、知名算力企业及人工智能企业、科研院所签署了算力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智算项目建设投资金额143.73亿元,拟建设智算规模达到6.8万P。
算力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算力就是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计算任务量,通常以P为单位来衡量,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计算速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克拉玛依市委书记石岗介绍,当前的克拉玛依,正由“戈壁油城”向“算力新城”迈进。克拉玛依市着眼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带来的政策机遇,发挥信息产业提早布局的基础优势,用足用好10年来上海在算力产业发展给予的支持,去年建成算力规模1.7万P,位列全疆第一,跻身全国算力行业“第一方阵”,今年将布局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万P。
当前,上海将人工智能作为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推介会上,克拉玛依市“丝路新云”智能算力集群发布暨链接上海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沪克”双方将进一步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深入推动两地政府、企业构建合作,促进智能算力产业协同发展。
头图为克拉玛依(上海)智能算力产业推介现场。于玘珺 摄影